預見2023:《2023年中國HJT電池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邁為股份(300751)、金辰股份(603396)、通威股份(600438)、晶澳科技(002459)、晶科能源(688223)、隆基股份(601012)等
本文核心數據:HJT電池市場市占率情況,HJT電池主要競爭企業營收情況
行業概況
1、定義
異質結太陽電池英文名稱縮寫為HIT,最早由日本三洋公司于1990年研發成功,由于HIT已被三洋公司注冊為商標,后續進入異質結領域的企業為了避免專利糾紛而紛紛采用了不同的稱謂,比如HJT/ SHJ/ HDT等,雖然英文名稱和縮寫略有差異,但是其含義都代表本征薄膜異質結電池。異質結是一種特殊的PN結,由非晶硅和晶體硅材料形成,是在晶體硅上沉積非晶硅薄膜,屬于N型電池中的一種。
HJT電池技術脫離了傳統的同質結電池的擴散工藝,采用薄膜電池中常用的鍍膜技術在晶體硅片表面制備PN結,工藝流程相對簡單,效率也更高,但電池要求的表面鈍化水平高,工藝難度較大。
2、產業鏈剖析:緊密圍繞生產環節
HJT電池行業上游原材料包括硅、銀漿、靶材等;中游主要為電池片的生產制造,主要流程包括清洗制絨、正反面沉積非晶硅薄膜、正反面沉積TCO薄膜、絲網印刷、低溫固化等;下游通過光伏組件,應用于光伏發電站及其他光伏產品。
我國HJT電池產業鏈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主要有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太陽能等;中游電池片制造企業包括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太陽能等,設備供應商主要有邁為股份、鈞石能源;下游光伏組件及發電產品包括通威股份、晶科科技等。其中,實施一體化戰略的企業有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阿斯特等。
注:部分企業擁有全產業鏈一體化布局,上圖各環節不再重復列示。
行業發展歷程:下一代光伏電池細分賽道
細看HJT電池的技術路線,其發展歷程主要可以分為技術雛形期、專利壟斷期、工業化期和產業化期四個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光伏產業發展方向日益細化
國家層面上,光伏電池產業相關政策較多,且逐漸細化。2022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5部門聯合發布《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提出要推動TOPCON、HJT、IBC等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技術和鈣鈦礦、疊層電池組件技術產業化;2023年1月,工信部部等六部門發布《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表示,提升太陽能光伏和新型儲能電池供給能力,發展先進高效的光伏產品及技術。相關政策的提出都將對HJT電池的產業化發展起正向促進左右。
行業發展現狀
1、HJT電池平均轉換效率變化趨勢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2021年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中對不同太陽電池技術類型的轉換效率進行了分析,根據預測,2030年異質結電池平均轉換效率有望達到26.0%,將超過目前行業主流PERC電池。
注:1、背接觸n型單晶電池目前處于中試階段;2.均只記正面效率;3、2023年2月2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尚未發布《2022年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故上圖2022年為協會預測數據。
2、HJT電池市占率及預測
根據CPIA數據,2021年,我國新建量產產線仍以PERC電池產線為主。隨著PERC電池片新產能持續釋放,PERC電池片市場占比進一步提升至91.2%。但是,隨著未來生產成本的降低及良率的提升,n型電池將會是電池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據機構預測,至2030年,N型電池市占率將達到70%左右,其中,HJT電池憑借工藝流程簡化、雙面率高、溫度系數低、無光衰、弱光效應、載流子壽命更長、量產效率有望突破26%等優點,市場占有率有望超過PERC電池。
注:由內圈到外圈依次為2021年、2023年E、2025年E、2030年E。
3、HJT電池生產成本結構及測算
通過成本測算分析可以發現,HJT電池和PERC電池成本價格差異較大主要原因在于銀漿、靶材和投資設備成本。
注:1)假設稅率為13%,設備折舊年限為5年;2)硅片價格參考2022年10月24日隆基價格公示;3)銀漿價格參考上海有色網2023年2月6日,低溫銀漿市價通常較高溫銀漿高2000元;4)上表為測算數據,可能與實際情況存在差異,僅作參考。
從HJT電池成本構成來看,根據CPIA分析,HJT電池成本結構主要包括硅片、銀漿、折舊和TCO,其中硅片占總成本約50%。從非硅成本來看,根據《HJT電池技術發展現狀及成本分析》,銀漿為最主要的非硅成本構成,占比總非硅成本的60%。因此,銀漿和設備成本可成為降低HJT電池成本的兩大主要方向。
4、HJT電池產能不斷增長
光伏產品制造商已經率先部署HJT電池的產業化線路,根據TrendForce不完全統計,2021全球HJT產能近7GW,2022年新增產能近20GW,而全球HJT規劃產能已超120GW。國內廠商如愛康科技、華晟新能源、金剛玻璃等已緊鑼密鼓地開啟了HJT生產布局之路: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分布較為廣泛
根據區域熱力圖,我國HJT電池代表企業分布廣泛,其中江蘇省代表企業最多,主要有天合光能、愛康科技、邁為科技。
2、企業競爭:轉化率不斷突破
電池片的發電效率和使用壽命是光伏組件價值的核心參數。2022年6月,隆基 HJT研發的M6全尺寸電池(274.4cm2),經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測試其光電轉換效率達26.50%,創造了大尺寸單結晶硅光伏電池效率新的世界紀錄。根據隆基最新測算,HJT理論極限效率為28.5%,因此,行業轉換效率數值將繼續不斷被刷新。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電力裝備十大領域推廣應用重點方向
2022年8月,工信部聯合六部分發布《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其中,HJT被納入太陽能裝備領域的產業化發展方向。
2、2023年1月新政利好HJT產業化發展
2023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能源局等六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產業技術創新取得突破,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產業生態體系基本建立; 到2030年,能源電子產業綜合實力持續提升,形成與國內外新能源需求相適應的產業規模。其中,關于太陽能光伏產品及技術供給能力提升行動,明確提出開展TOPCon、HJT、IBC等高效電池及組件的研發與產業化,突破N型電池大規模生產工藝。同時,六部聯發體現國家對產業的重視程度,期待進入2023年各部門會出臺更加具體的落實方案。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晶硅太陽能電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晶硅太陽能電池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晶硅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晶硅...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