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收藏】重磅!2023年成都市衛星通信產業鏈全景圖譜(附產業政策、產業鏈現狀圖譜、產業資源空間布局、產業鏈發展規劃)
行業主要企業:中國衛星(600118)、中國衛通(601698)、中天火箭(003009)、航天電子(600879)、華昌達(300278)、航天機電(600151)、國機精工(002046)等
本文核心數據:全球航天發射次數;中國航空制造業利潤總額;衛星通信產業價值鏈;成都市衛星通信產業營業收入;成都市衛星通信企業數量
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現狀及價值鏈分布
——全球航天發射次數分析:中國大陸2021全年航天發射次數達55次,位居世界第一
《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共實施146次發射任務,為1957年以來最高發射次數。中國大陸2021全年航天發射次數達55次,位居世界第一;美國發射45次,排名第二;俄羅斯發射25次,排名第三。
此外據Space Launch Report統計,按火箭制造國家排名的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去年完成55次航天發射,相當于平均6.6天就有一次發射。55次任務中有3次失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去年完成48次發射,成功率100%,將上百顆(含搭載)航天器送入太空。
——全球在軌衛星數量分析:2021年中國在軌衛星數量為499個,為世界第二大在軌有效衛星的擁有國
根據UCS數據,2021年全球在軌衛星數量4852顆,其中中國在軌衛星數量為499顆,占所有在軌衛星比重的10.28%,為世界第二大在軌有效衛星的擁有國;而美國在軌衛星數量為2944顆,是中國的5.9倍。
——衛星通信產業價值鏈分布
中國通信衛星行業產業鏈較為復雜,上游涉及多種通信衛星的制造、發射與配套設備和系統的生產,中游為衛星服務業運營商,為下游業務提供技術和數據支持。
根據衛星通信各產業鏈環節的毛利率狀況可知,上游衛星地面設備與網絡建設商毛利率水平較高,整體處于37%以上,衛星制造商與衛星發射商毛利率水平適中;中游衛星服務運營商代表性企業中國衛通及華力創通毛利率水平較高,其中中國衛通毛利率達26%-40%,華力創通毛利率更是達到56%-62%的水平;下游大眾消費通信服務代表性企業廣電網絡毛利率水平極高,整體處于71%以上,衛星固定及移動通信服務供應商整體毛利率水平適中,處于20%左右水平。
注:衛星通信產業鏈各環節(行業)毛利率采用行業代表性企業2015-2021年間毛利率數據統計。
成都市衛星通信產業政策環境
近年來,成都涌現了一批商業航天初創企業,包括國星宇航、盟升電子、星聯芯通、星空年代、恪賽科技、大地量子等,外來如九天微星、二十一世紀、星河動力等一批企業也落腳成都,再加上振芯科技、天奧電子等老牌企業,成都的航天氛圍起勢極快,產業鏈也日趨完備。政策方面,成都市政府也提供相應的產業發展政策及規劃,支持成都市衛星通信行業發展。截至11月7日,成都市2022年共有1條相關衛星通信產業政策公布。
成都市衛星通信產業鏈現狀圖譜
——成都市衛星通信產業鏈圖譜
目前成都市衛星通信行業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行業相關企業數量較少,產業鏈各環節企業數量均在十余家左右,上游衛星發射商及中游衛星服務業運營商企業數量較少,整體均在十家以下:
——成都市衛星通信產業鏈企業地圖
從產業鏈各環節的代表性企業分布地圖來看,目前成都市衛星通信產業鏈相關企業主要分布在以高新區、自由貿易區和以武侯區、成華區為主的成都市中心城區。區域內衛星通信相關企業數量眾多,企業產品及業務分布較為廣泛:
——成都市衛星通信產業發展載體圖譜
未來,成都市的衛星產業規劃將從國家級地理信息產業示范基地、覆蓋地理信息產業全產業鏈的“北斗地理信息產業園”,聚焦北斗、火箭、衛星等空天產業研發和制造的“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以及星空年代“一帶一路”高通量(Ka)寬帶衛星應用產業基地等產業園區實現。
成都市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現狀
——2022年成都市航空航天產業規模可達到1000億元,助力衛星通信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目前我國衛星制造和發射主要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CASC)進行;地面設備又進一步細分為網絡設備和消費設備,包括控制站、通訊終端、導航定位系統硬件、接收機、天線等基礎產品,由中國衛星、中國衛通、海格通信、振芯科技等企業提供。在助力衛星發射升空的途中,不乏成都市企業的身影,被譽為“北斗心臟”源動力的星載銣鐘物理等系統由“四川天奧電子”制造;成都振芯科技是北斗衛星原子鐘的關鍵核心器件配套單位;在北斗系統開通同日上市的“盟升電子”也是基于北斗導航系統開展研發的衛星導航產品領域龍頭企業。目前成都本土在地面設備、衛星發射、衛星應用及服務領域都有布局,產業基礎較完善;同時也有相關企業直接參與到“北斗”建設。衛星通信領域,成都擁有雄厚的軍工產業基礎,民營運載火箭在全國實現了 500 公里太陽同步軌道的突破。
據成都日報數據顯示,2021年成都市航空航天產業規模已達到800億元,未來新都區、簡陽市、雙流區等航空航天產業聚集地也將持續壯大產業規模,前瞻初步預測得到2022年,成都市航空航天產業規模可突破1000億元,持續帶動成都市衛星通信產業規模的整體增長。
——成都市衛星通信新增注冊企業數量逐年遞增
根據企查貓查詢數據,截至2022年11月7日,成都市衛星通信產業相關的注冊企業共79家,其中2014年成都市衛星通信新注冊企業數量創歷史新高,達7家,較2013年增長5家。截至11月7日,成都市2022年尚無新增的衛星通信注冊企業。
成都市衛星通信產業發展前景及規劃
——成都市衛星通信產業發展前景
2020年11月22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將在成都舉行開幕式,年會的配套活動之一的四川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論壇也同步舉行。論壇發布《成都衛星導航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0)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30年將成都打造成為中西部產業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國家綜合PNT系統建設重要支撐,面向歐亞的應用技術創新中心。發展目標方面,到2030年成都要實現相關產業營收規模3000億元。其中,上游的火箭、衛星研制及發射180億元,中游芯片、零部件及終端集成420億元,下游應用服務600億元,衍生關聯產業規模達到1800億元。到2030年形成具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其中,規模超百億元龍頭企業1-2家,規模超五十億元的龍頭企業3-5家,規模超億元的企業上百家,孵化培養一批高科技上市公司。
——成都市衛星通信產業發展規劃
2022年1月,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發布的《成都市“十四五”新經濟發展規劃》提出,未來將重點培育優勢賽道,從衛星互聯網和商業航天兩個領域將衛星產業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推動衛星通信行業發展。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衛星通信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衛星通信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衛星通信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衛星通信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