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2:中國集成電路行業競爭格局分析(附競爭梯隊、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集成電路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韋爾股份(603501)、中芯國際(688981)、長電科技(600584)、華天科技(002185)、通富微電(002156)等。
本文核心數據:集成電路企業總市值、營業收入。
中國集成電路行業競爭梯隊
從上市企業的總市值情況來看,2022年7月28日,中芯國際、紫光國微和韋爾股份總市值遙遙領先,中芯國際總市值達到3238.21億元,紫光國微總市值達到1358.77億元,韋爾股份總市值達到1277.07億元;其次是兆易創新、納思達、華潤微、瀾起科技,總市值超過500億元。
注:上述數據查詢時間為2022年7月28日。
中國集成電路行業競爭格局
1、中國集成電路設計--韋爾股份實力更強
根據芯謀研究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前10大Fabless公司的營收總額為148億美元,同比增長33%;進入中國前十大Fabless公司的門檻需超8億美元。目前,我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競爭實力較強的主要有韋爾股份、安世半導體、華大半導體、紫光展銳、長江存儲、中興微電子、兆易創新、格科微、智芯微電子、長鑫存儲等。
2、中國集成電路制造--臺積電TSMC實力更強
2021年全球專屬晶圓代工廠TOP10榜單,根據總部所在地劃分,前十大專屬晶圓代工公司中,中國大陸有兩家(中芯國際SMIC、華虹集團HuaHong),且占據了第四和第五的位置;中國臺灣有五家(臺積電TSMC、聯電UMC、力積電Powerchip、世界先進VIS、穩懋WIN),其中,臺積電TSMC以3449億元的營業收入高居全球榜首。
3、中國集成電路封測--長電科技實力更強
集成電路封測是中國大陸發展最完善的板塊,技術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較接近。近年來,國內封測龍頭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和并購重組,在先進封裝領域正逐漸縮小同國際先進企業的技術差距。2021年,中國大陸本土封測企業排名前十的分別為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沛頓科技、華潤封裝、寧波甬矽、蘇州晶方、頎中科技、紫光宏茂、新匯成。
中國集成電路行業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
集成電路行業的上市公司中,紫光國微、復旦微電、龍芯中科等公司重點布局在中國境內;韋爾股份、中芯國際等公司在境外也重點布局,并且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為集成電路行業頭部企業。
從營業收入來看,2021年,我國集成電路行業上市公司中,中芯國際營業收入高居榜首,營業收入達到356.31億元;長電科技、太極實業營業收入次之,分別為305.02億元和242.89億元。
從凈利潤來看,2021年,中芯國際、韋爾股份、長電科技位于行業前三名,凈利潤分別為112.03億元、45.46億元和29.60億元。
綜合來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中,韋爾股份競爭力排名較高;集成電路制造企業中,中芯國際競爭力排名較高;集成電路封測企業中,長電科技競爭力排名較高。
中國集成電路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我國集成電路行業上游國產化程度較低,供應能力有限,且定制化程度較高,集成電路行業行業對上游議價能力較弱;集成電路產品市場需求空間較大,產品同質化程度較低,所以集成電路行業對下游議價能力較強;集成電路行業對潛在進入者的吸引力較大,但面臨著資金、技術、人才等高壁壘。總體來看,行業潛在進入者威脅一般;集成電路是下游消費電子、計算機、通信設備等領域剛需產品,目前基本沒有替代產品,是中國未來新基建發展的“卡脖子”重點領域,因此行業替代品風險較低;近年來,我國集成電路相關企業呈穩步發展態勢,行業迎來突飛猛進,但企業結構相對分散。綜合來看我國集成電路行業處于成長期,行業內競爭現有競爭者競爭激烈程度一般。
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1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目前我國集成電路行業五力競爭總結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集成電路(IC)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集成電路(IC)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集成電路(IC)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集成...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