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腫瘤藥物行業在研管線發展現狀分析 共有4531個腫瘤研發管線
行業主要公司:南模生物(688265)、昭衍新藥(603127)、橫豎生物(871020)、中科生物(833207)等
本文核心數據:發展背景、發展現狀
發展背景:癌癥是目前最急需解決的人類醫療衛生問題之一
腫瘤是指機體在各種致瘤因子的作用下,身體中的局部組織細胞失去控制,發生無限制的生長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表現為腫塊。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兩大類,良性腫瘤生長緩慢,對人體影響小;惡性腫瘤一般稱為癌癥,往往增長迅速,并且有侵襲性(向周圍組織浸潤)及轉移性,是目前人類面臨的最大的醫療衛生問題,也是最惡性的人類疾病。癌癥擁有死亡率高、預后差、治療費用昂貴的特點,癌癥患者通常需要承受巨大的生理痛苦,是目前最急需解決的人類醫療衛生問題之一。
根據GLOBOCAN、美國化學學會、國家臨床研究委員會、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肺癌、乳腺癌、大腸癌、皮膚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淋巴癌、食道癌、宮頸癌為全球按發病率來排名的十大癌癥。
發展現狀:三大主流療法
治療癌癥的主要挑戰是靶向癌細胞。癌細胞是病人正常細胞的突變,因此與病人自己的細胞非常相似。癌細胞既能入侵附近的組織又能擴散到身體較遠的地方。為了治療癌癥,療法必須能夠區分癌細胞和健康細胞。傳統癌癥治療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該靶向問題。手術、放療及化療等常規治療方法已被廣泛用于治療癌癥。手術可以直接切除腫瘤,對早期癌癥有效。然而,一旦癌細胞擴散到身體的不同位置,手術的效果就會受到限制。放射治療可以通過讓腫瘤細胞接受光束輻射來殺死腫瘤細胞并縮小腫瘤。然而,與手術一樣,放射治療在癌癥擴散后的效果會大大下降。
遺傳學和細胞生物學的最新進展為一些潛在的新療法開辟了道路,這些療法可以更精確地針對癌細胞,同時對正常細胞的傷害減少。精確腫瘤學和腫瘤免疫等替代性新療法通常僅在傳統療法不合適或無效時才使用。
在研管線:我國共有4531個腫瘤藥物的研發管線
根據ClinicalTrials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2年5月27日我國共有4531個腫瘤藥物的研發管線。從時間線來看,目前我國腫瘤藥物的研發管線主要集中在近三年。在2021年,我國腫瘤藥物的研發管線達到了近年來峰值,為1459個。2022年,我國腫瘤藥物的研發管線數為721個。
注:研發管線的年份是以首次披露的日期為參考,且目前研發管線處于招募中或者尚未開啟招募。
從階段來看,我國腫瘤藥物的研發管線主要集中在臨床II期,有1313個研發管線,占比為28.98%。
從狀態角度來看,有3809個研發管線處于正在招募狀態中,占比為84%。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抗腫瘤藥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在解析國外抗腫瘤藥物行業規模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抗腫瘤藥物行業的發展規模、競爭格局、進出口市場及主要抗腫瘤藥物市場狀況;接下來對居民腫瘤疾病患病率、就診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