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神經外科高值醫用耗材行業重點產品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組圖】
行業主要公司:天新福、冠昊生物、邁普醫學、正海生物、佰仁醫療、賽克賽斯、邁普醫學等
本文核心數據:市場規模,競爭格局
目前,我國神經外科高值醫用耗材重點產品主要為人工硬腦(脊)膜、顱頜骨修補固定產品、高端止血產品和可吸收硬腦膜封合醫用膠。
人工硬腦膜產品:已經實現國產替代
其中,人工硬腦膜是用生物材料制成人體腦膜的替代物,用于顱腦疾病引起的硬腦膜或脊膜缺報的修補,恢復腦部組織完整性。目前,在進行顱腦手術過程中,大部分應用人工硬腦膜料修補缺損硬腦膜。
現階段國內市場,國產產品市占率已經達到80%,基本實現國產化。動物源性材料的企業要有天新福、冠昊生物、正海生物、佰仁醫療等,人工合成材料的企業主要有邁普醫學、強生公司、貝朗醫療等。
顱頜骨修補固定產品:顱頜骨修補產品的需求進一步上升
顱骨缺損主要見于重型顱腦創傷、腦出血、大面積腦梗死等疾病,患者失去顱骨保護而易損傷腦組織。按照材料類型分,顱骨修補固定產品主要采用自體骨和人工材料。人工料是臨床主要使用的顱骨修補固定材料、主要包括鈦材料和PEEK材料。目前,顱骨修補定產品材料以鈦材料為主導。
隨著相關疾病發病率上升,未來進行顱骨修補手術需求提升,顱頜骨修補產品的需求將進一步上升。據Eshare醫械匯測算,2020年我國顱頜骨修補固定產品市場規模為12億元,同比增長20%。經過初步統計,2021年我國顱頜骨修補固定產品的市場規模約為13億元。
高端止血產品:凝血酶相關、多種材料復合的止血材料占據60%的市場份額
由于腦組織血運豐富、微神經網絡結構復雜,且部分手術部位深,視野狹窄、手術操作便,導致了神經外科手術中出血位點較多,并且止血較難。神經外科手術中,止血是否成功是決定手術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神經外科手術中,除了使用電凝止血、使用棉片壓迫進行物理吸收止血外,還需要使用可植入類耗材進行止血,但由于神經外科手術復雜性,對止血材料的安全性提出較高要求,普通紗布、棉球等中低端止血材料無法完全滿足臨床需求。
目前,臨床上代表性的高性能植入類止血耗材包括纖維蛋白膠、可吸收止血流體明膠及氧化再生纖維素止血紗等。根據Eshare醫械匯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止血材料的市場規模為27.61億元,2015-2020年的復合增長速度為6.20%,其中,以凝血酶相關、多種材料復合的止血材料為主,占據60%的市場份額。
硬腦膜封合材料產品:未來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在神經外科的硬腦(脊)膜修復手術中,一般通過補針或采用動物源或化學合成類的硬腦膜修補材料以完成修復。縫合過程中會產生微小的針孔,而難以形成完全密閉的環境,可能會引起術后顱內壓波動導致縫合處腦脊液的滲漏。可吸收硬腦膜封合醫用膠通過“水密封合”的機制有效防止腦脊液滲透,在臨床中為開顱手術縫合后腦脊液滲漏的預防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
目前我國年均開顱手術量為30萬例以上,市場對于硬腦膜輔助封合材料具有較大的需求。根據Eshare醫械匯的數據顯示,2020年度,我國硬腦膜封合材料市場容量約為25.7億元。隨著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影響,心腦血管疾病所帶來的危險因素增加,我國腦血管病患群體不斷擴大,可吸收硬腦膜封合醫用膠的未來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經過初步統計,2021年我國硬腦膜封合材料的市場規模約為27億元。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神經外科高值醫用耗材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神經外科高值醫用耗材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神經外科高值醫用耗材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