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一文讀懂2022年上海市發展現狀(民生篇) 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于一線城市首位
本文核心數據:上海人口、上海房價、上海學校數量、上海醫療機構數量
1、上海民生發展總體概況
上海是我國的經濟金融貿易及航運中心,也是長三角發展帶最為核心的特大城市,其人口龐大,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房價均位于全國第一梯隊,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也較為豐富。
分區域看,2020年浦東新區人口最多,黃浦區與崇明區戶籍人口數量高于常住人口數量。在老齡化方面,虹口區、黃浦區、普陀區和靜安區這四個上海市中心地區的戶籍人口老齡化程度最為突出。上海各區域民生發展情況具體如下:
浦西主城七區(黃浦、徐匯、靜安、長寧、楊浦、普陀、虹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價較高,屬于優享區。浦東新區和閔行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房價接近上海各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房價均價,介于優享區和奮進區之間。嘉定區、松江區、青浦區、崇明區、金山區與奉賢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價均較低,位于普惠區。寶山區介于舒適區和普惠區之間。
注:前瞻根據各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房價均價兩大指標劃分了優享區、舒適區、普惠區和奮進區。
優享區: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0元,房價均價≥60000元/m2;
舒適區: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0元,房價均價≤60000元/m2;
普惠區: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0元,房價均價≤60000元/m2;
奮進區: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0元,房價均價≥60000元/m2。
2、上海人口
(1)人口數及戶籍情況
——人口增速逐漸趨緩,常住非戶籍人口占比超過40%
上海是我國的經濟金融貿易及航運中心,也是長三角發展帶最為核心的特大城市,其常住人口早在2010年便突破了2000萬人。2010-2020年,上海常住人口年均增長率降至0.8%。2020年,上海常住人口為2487.09萬人,其中42%為常住非戶籍人口。
注:截至2022年3月10日,上海市統計局暫未披露2021年常住人口數據。
——2020年浦東新區人口最多,黃浦區與崇明區戶籍人口數量高于常住人口數量
分區域看,浦東新區常住人口全市最高,為568萬人。閔行區人口排名第二,為265萬人。崇明區區和黃浦區人口最少,分別為64萬人和66萬人。
但是,從戶籍人口占比來看,常住人口數量較少的行政區其區戶籍人口占比往往較高。浦東、閔行、寶山、松江、嘉定等人口大區窮戶籍人口占比均不足60%,而人口最少的崇明區與黃浦區,其戶籍人口數量已經高于了常住人口數量。
注:截至2022年3月10日,上海市各區暫未披露相關民生數據,下同。
(2)老齡化情況
——上海老齡化程度在一線城市中最高
上海是我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市,其老齡化程度在全國一線城市中位居首位,高于次席的北京近4個百分點。
——戶籍人口6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超1/3,部分城區超40%
分區域看,目前上海戶籍人口老齡化程度極高,6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超1/3。其中,虹口區、黃浦區、普陀區和靜安區這四個上海市中心地區的戶籍人口老齡化程度最為突出,6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已超過40%。
注:上海市各區常住人口老齡化情況暫未披露,此處數據為2020年上海各區戶籍人口的6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情況。
3、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于一線城市首位
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于一線城市的首位。2021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27元,比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高出4萬余元。
注:廣州市數據源自國家統計局廣州調查隊
(2)2020年黃浦區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普陀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最快
分區域看,2020年黃浦區和靜安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8.5萬元。寶山、嘉定、松江、青浦、奉賢、金山、崇明七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整個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崇明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僅為41990元。
從增速來看,普陀區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最高,為6.71%,其次為楊浦區,其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實現5.67%。
注:浦西主城七區(黃浦、靜安、長寧、虹口、徐匯、楊浦、普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未披露,此處浦西主城七區的數據主要根據上海市整體情況及各區人口水平測算得出。
4、上海房價水平
(1)上海房價位于全國第一梯隊
作為人口凈流入城市,人口的激增和土地的稀缺造就了上海較高的房價。據統計數據顯示,上海房價位居全國第一梯隊。2022年2月,上海房價均價為67996元/m2。
注:上圖價格為商品住宅二手房銷售均價。
(2)黃浦區房價最高,金山區房價最低
目前,黃浦區房價最高,超過10萬元m2;其次是靜安區,房價為9.68萬元/m2。金山區房價最低,為1.92萬元/m2。
注:上圖價格為商品住宅二手房銷售均價。
5、上海教育資源
(1)人均中小學數量略低于一線城市平均水平
上海教育資源豐富,截至2020年共有中小學1534所。但受限于龐大的常住人口數量,上海人均中小學數量仍然不高,2020年上海人均中小學僅為0.62所/萬人,低于一線城市均值。
注:上海市教育局尚未披露2021年數據。
上海市的教育資源豐富,教育建設也走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前頭。2016-2020年,上海教育公共預算支出持續擴大,2020年上海教育公共預算支出達到1000.59億元,較2019年增長0.5%,增速低于全國、一線城市教育公共預算支出。但是,整體來看,上海2020年的教育公共預算支出仍高于深圳、廣州、一線城市教育公共預算支出平均水平。2021年,上海市教育公共預算實現1039.5億元,增速已超過全國水平。
注:截至2021年3月10日,其他一線城市暫未披露公共預算最終決算值。
(2)靜安區人均中小學數量最高,浦東新區人均中小學數量最少
分區域看,靜安區、嘉定區、崇明區、虹口區、黃浦區、金山區、長寧區、楊浦區和徐匯區人均中小學數量超過上海人均中小學數量,其中靜安區人均中小學數量最多,為1.25所/萬人。浦東新區最少,僅為0.33所/萬人。
6、上海醫療資源
(1)醫療資源較為豐富,人均床位數在各大城市中位居前列
上海的醫療資源較為豐富,其人均衛生機構床位數在全國各大城市中位居前列,遠高于一線城市人均衛生機構床位均值。2016-2020年,上海衛生機構床位數量逐年增長,2020年上海衛生機構床位數實現156963張,人均床位數量實現63.11張/萬人。
注:2020年上海衛生機構床位數量為根據上海衛健委披露的2020年戶籍人口人均床位數據測算得到。2021年上海市衛生健康統計數據尚未披露。
此外,相比其它一線城市而言,上海擁有的三甲醫院數量偏低,僅為32家,而北京擁有的三甲醫院數量達到58家。
2016-2020年,上海醫療衛生公共預算支出持續擴大,年均增速在9%左右。2020年,上海醫療衛生公共預算支出為544.5億元,同比增長10.3%。雖然其醫療衛生公共預算支出年均增速均低于全國、一線城市醫療衛生公共預算支出增速,但是上海醫療衛生公共預算支出依舊高于深圳、廣州以及一線城市醫療衛生公共預算平均水平。2021年,上海醫療衛生公共預算支出實現633.1億元,增速已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2)黃浦區醫療資源最為豐富,松江區醫療資源最為短缺
分區域看,黃浦區醫療資源全市最豐富,2020年黃浦區人均床位數量高達154.82張/萬人,遠高于上海全市人均床位數量。徐匯、長寧、虹口三區人均床位數量也均較上海全市人均床位數量多,分別為134.26張/萬人、123.43張/萬人和108.16張/萬人。松江區人均床位數量最少,僅為21.35張/萬人。
注:靜安區、楊浦區、青浦區未公布相關數據,因此未納入分析中。
目前,上海的三甲醫院遍布各區,其中浦東新區、靜安區和徐匯區各擁有10家及以上的三甲醫院,青浦、嘉定、崇明、松江、長寧五區各擁有1家三甲醫院。
注:部分三甲醫院在不同地區均設有分院,為更好地反映各區域的醫療資源情況,在統計時采取了重復統計的方式。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上海市數字經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院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利用前瞻資訊長期對數字經濟行業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報告主要深入解析了什么是數字經濟;全球數字經濟行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