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金發科技VS同濟大學聚乳酸(PLA)技術布局對比(附專利總量對比、合作申請對比、重點專利布局對比等)
聚乳酸(PLA)行業主要上市公司:NatureWorks、華信新材(300717)、國立科技(300716)、丹化科技(600844)、金發科技(600143)、萬華化學(600309)、金丹科技(300829)、中糧科技(000930)等。
本文核心數據:金發科技、同濟大學專利申請數量、專利市場價值、專利合作申請、重點專利布局
全文統計口徑說明:1)搜索關鍵詞:聚乳酸(PLA)及與之相近似或相關關鍵詞;2)搜索范圍:標題、摘要和權利說明;3)篩選條件:簡單同族申請去重、法律狀態為實質審查、授權、PCT國際公布、PCT進入指定國(指定期),簡單同族申請去重是按照受理局進行統計。4)統計截止日期:2022年1月15日。5)若有特殊統計口徑會在圖表下方備注。
1、全球聚乳酸(PLA)競爭格局:金發科技V.S. 同濟大學
金發科技和上海同杰良是中國聚乳酸(PLA)行業龍頭企業之二。由于上海同杰良的合作科研機構為同濟大學,因此對比金發科技和同濟大學在聚乳酸(PLA)的專利情況。
按公司公告、環評報告統計口徑統計的全球聚乳酸(PLA)行業企業市場份額來看,上海同杰良(同濟大學)的聚乳酸(PLA)產能占比全球2.06%,產能為1萬噸;金發科技在2021年新建產能為3萬噸。
2、金發科技V.S. 同濟大學聚乳酸(PLA)技術布局對比
(1)專利申請量及PCT申請量對比:同濟大學遙遙領先
在聚乳酸(PLA)專利申請量方面,同濟大學聚乳酸(PLA)專利申請總量領先,達到78項,且PCT專利申請為1項;金發科技聚乳酸(PLA)專利申請總量為47項,PCT專利申請為1項。
注:由于上海同杰良的合作科研機構為同濟大學,因此對比金發科技和同濟大學在聚乳酸(PLA)的專利情況,下同!
從趨勢上看,2010-2014年,金發科技在聚乳酸(PLA)領域專利申請量每年均比同濟大學多,2014年,金發科技聚乳酸(PLA)專利申請量為7 項,同濟大學有4項。
2020年,同濟大學聚乳酸(PLA)專利申請量為80項,金發科技聚乳酸(PLA)專利申請量為15項。2021年1-8月,同濟大學聚乳酸(PLA)專利申請量為24項,金發科技聚乳酸(PLA)專利申請量為4項。
(2)專利市場價值對比:同濟大學專利市場價值更高
金發科技聚乳酸(PLA)專利總價值高于同濟大學,金發科技聚乳酸(PLA)專利總價值為1974.15萬美元,是同濟大學的3.3倍左右。在專利價值分布方面,金發科技和同濟大學大多數聚乳酸(PLA)專利價值均主要集中在3萬-30萬美元。
(3)專利申請地域對比:中國為兩者主要布局區域
目前,同濟大學和金發科技的聚乳酸(PLA)專利申請區域主要集中在中國,兩者在中國申請的聚乳酸(PLA)專利數量分別為77項和36項。
統計口徑說明:按每件申請顯示一個公開文本的去重規則進行統計,并選擇公開日最新的文本計算。
(4)專利類型對比:兩者均以發明專利為主,且均無實用新型專利
同濟大學聚乳酸(PLA)專利申請類型以發明專利為主,發明專利高達77項,實用新型僅有1項;金發科技的發明專利有41項,實用新型較同濟大學多,為6項;兩者均沒有外觀設計專利。
(5)專利技術構成對比:兩者者布局的第一大細分領域一致
目前,“由主鏈中形成1個羧酸酯鍵反應得到的聚酯的組合物(有關聚酯-酰胺入C08L77/12;有關聚酯-酰亞胺的入C08L79/08);此種聚合物的衍生物的組合物〔2〕[2006.01]”為金發科技和同濟大學的第一大聚乳酸(PLA)技術細分分布領域,兩者者在這一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分別為37項和14項。三者其它重點細分聚乳酸(PLA)技術布局情況如下:
從聚乳酸(PLA)專利聚焦的領域看,目前同濟大學的聚乳酸(PLA)專利聚焦主要聚焦于聚乳酸、聚合物、全降解和預聚物等;金發科技的聚乳酸(PLA)專利聚焦領域主要在聚乳酸和生物降解上。
(6)重點專利布局對比:同濟大學重點布局的專利被引用次數較多
在重點專利布局上,同濟大學重點布局的專利為“具有形狀記憶性能的聚乳酸基熱塑性彈性體的制備方法”,該項專利被引用次數6次,專利家族規模為1項。金發科技重點布局的專利為“一種可生物降解聚酯組合物”,該項專利被引用次數2次,專利家族規模為13項。整體來看,同濟大學重點布局的專利在專利被引用次數上均較金發科技多。
注:①當分析偏好選擇為[所有搜索結果(不分組)]、[每件申請顯示一個公開文本]和[每組PatSnap同族一個專利代表]時,此圖表專利家族使用PatSnap同族,并選擇公開日最新的文本計算。
②分析偏好選擇[每組簡單同族一個專利代表]、[每組INPADOC同族一個專利代表]時,此圖表專利家族使用設置的去重方式,并選擇公開日最新的文本計算。
(7)專利創新戰略總結
整體來看,同濟大學聚乳酸(PLA)技術在數量增長和市場推動具有相對競爭優勢,金發科技聚乳酸(PLA)技術則在國際化、多樣化、專業化、價值性和學術驅動上具有相對競爭優勢。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聚乳酸(PLA)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聚乳酸(PLA)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聚乳酸(PLA)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聚乳酸...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