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乘用車汽車改裝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分析 目前市場規模已超過300億元【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企業:路暢科技(002813)、一汽富維(600742)、達剛控股(300103)等
本文核心數據:產銷量、市場規模
乘用車產銷量出現大幅下滑
2014-2020年,我國乘用車產銷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產銷量在2017年達到峰值。2019年,受中美經貿摩擦、環保標準切換、新能源補貼退坡等因素的影響,我國乘用車承受了較大壓力,產銷分別為2136萬輛和2144.4萬輛,分別同比下滑9.2%和9.6%。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國乘用車產銷出現大幅下滑的現象。2020年,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999.4萬輛和2017.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4%和5.9%。
乘用車市場未來發展向好
中汽協預測,2021年我國汽車總銷量預計達2630萬輛,同比增長4%左右。其中,乘用車銷量2170萬輛,同比增長7.5%左右。商用車銷量460萬輛,同比降幅10%左右。新能源汽車銷量180萬輛,同比增長40%左右。初步估算,2027年乘用車銷量有望超過3500萬輛。綜合來看,乘用車行業發展勢頭向好,這為乘用車改裝行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目前市場規模已超300億元
目前國內乘用車改裝的市場需求逐步升溫,汽車改裝從邊緣走向主流。近兩年除一級市場外,越來越多的二三級汽車市場在舉辦地區性車展時也加入了改裝部分。在這些如火如荼的改裝車展背后,是中國汽車市場對乘用車改裝需求的逐步升溫。
目前,廣州、北京、深圳、上海、重慶等地汽車改裝市場已經具有了相當的規模。初步估算,2020年我國乘用車改裝市場規模已經超過300億元,約占汽車改裝市場的一半左右。
未來市場規模將超過900億元
隨著消費升級已經賽車賽事的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車主對乘用車的外觀、內飾和動力的個性化需求強烈。加之,國家也逐漸縮減對汽車改裝的限制,汽車改裝行業標準逐漸完善。
此外,汽車用品制造業技術的發展,和改裝相關的汽車音響,座椅,內飾部件,發動機,隔音材料等產品技術將會進一步提升,原廠商也相繼推出定制改裝,以吉利、長城等為代表的汽車企業紛紛試水汽車改裝領域,相繼推出領克03+、WEY VV7GT巴博斯版等“官方改裝車”,這均會推動消費者對汽車改裝的需求。初步估算,未來五年我國乘用車改裝市場規模將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到2027年市場規模將超過900億元。
未來行業發展面向“三個化”
未來,乘用車改裝行業發展主要有三大趨勢,分別是:系統化、規模化和模塊化。
系統化是指乘用車改裝系統化,可以分為產品系統化和方案系統化兩類。產品系統化是以車輛本身為研究主體,工作的重點圍繞提高車輛性能為中心。系統的提高發動機動力性,制動安全性,行駛穩定性等。
規模化是指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的必要過程。中國乘用車消費量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乘用車消費國。成熟的市場使得乘用車改裝發展規模化成為可能,但是關鍵是如何把握市場脈搏,如何掌控用戶需求。要做規模化首先要研究市場,了解用戶需求。
而模塊化是指在進行產品功能分析的基礎上,將產品的總功能分解為若干層次較低的、可互換的、獨立的基礎單元模塊,根據用戶的具體設計要求,通過對功能模塊的選擇與綜合,快速設計出具有不同系列、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各種新產品,滿足市場對產品設計、制造的快速要求。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改裝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汽車改裝行業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汽車改裝行業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汽車改裝...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