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味精行業市場供需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行業寡頭格局基本形成
行業上市公司:阜豐集團(0546)、梅花生物(600873)
本文核心數據:味精產量、味精表觀消費量、行業內代表性企業產能
味精分類
根據國家標準的分類,味精產品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即普通味精、加鹽味精和增鮮味精。其中加鹽味精是在谷氨酸鈉中,定量添加了精制鹽的均勻混合物;增鮮味精則是在谷氨酸鈉中,定量添加了增鮮劑,其鮮味度應超過混合前的谷氨酸鈉。
我國味精產量穩中有升
近五年國內味精市場供應量基本是穩中有漲。2016年起行業整體供應量開始增加,增量主要集中在阜豐,三個主要廠區均有不用幅度的增加,伊品位于赤峰的廠區2017年產量貢獻較大。2018年味精行業供應量卻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主要是受大氣環保核查的影響,重點廠區有較長時間的停產或者限產。根據卓創披露的數據,2020年我國味精產量在245萬噸。
目前,我國味精企業多集中于以廣東、福建為代表的華南地區,以山東、江蘇、河南為代表的華中地區,同時,四川作為我國的美食大省,也是味精企業的聚集地。
餐飲需求增加促使味精消費量不斷上升
我國味精主要以小包裝味精、雞精、醬油、復合調味料等形式出現在百姓的餐桌上,無明顯替代品。伴隨著國內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消費升級進程的穩步推進,味精的消費量呈穩中有升狀。根據華西證券披露的數據,2018年我國味精表觀消費量為168萬噸,2020年,初步估計味精表觀消費量達到217萬噸。
(注:2020年味精表觀消費量為根據市場規模預測的數據。)
行業寡頭格局基本形成
味精在調味品產業中的地位不可小覷,長期發展以來企業規模有大有小,品牌林立。但伴隨品牌逐漸成熟,阜豐、梅花、蓮花上市,市場集中度提升,加上菱花、伊品等大品牌,幾乎占據了行業的大部分江山。
國內味精(谷氨酸鈉)行業前三強為阜豐集團、梅花生物和寧夏伊品,當前行業基本形成寡頭壟斷格局。第一梯隊為阜豐集團,2020年味精營收為71.77億元,味精銷量為116萬噸,是行業中的龍頭;第二梯隊為梅花生物和寧夏伊品等企業,其中味精營收在60.15億元,產量為81萬噸;第三梯隊為其他味精中小型生產企業。根據中信建投的披露的數據,以產量計算,CR3(阜豐、梅花、伊品)市占率已經達到90%以上,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的企業通過行業競爭和巨大的資本投入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鏈,形成了較高的護城河,并具有明顯的行業領先優勢。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味精(谷氨酸鈉)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味精(谷氨酸鈉)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味精(谷氨酸鈉)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