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大豆行業市場供需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大豆進口依賴度高【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豐樂種業(000713)、北大荒(600598)等
本文核心數據:大豆種植面積、大豆產量、大豆進口量、大豆價格
1、大豆種植面積有所增長
中國作為大豆的來源國,有著數千年的大豆種植歷史。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自2011年起大豆播種面積開始縮減,從2016年起開始慢慢增加種植面積,到2020年全國大豆播種面積為986.67萬公頃,較上年增長5.9%。
2、大豆單位面積產量上升
從大豆單位面積產量來看,隨著中國農業種植技術的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2011-2020年,中國大豆單位面積產量整體上升。2020年,中國大豆單位面積產量達到了1986.48斤/公頃,相比2013年1759.90斤/公頃上升了12.87%。
3、大豆進口依賴度高
2011-2020年中國大豆的年均產量為1483萬噸,其中2015年中國大豆產量僅為1237萬噸,直到近年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扶持大豆產業發展,國內大豆產量才逐步恢復上升,到2020年大豆產量達到1960萬噸。然而兩千萬噸不到的大豆產量難以滿足國內日益增多的消費,超過八成的的大豆消費需要依賴進口。
根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2020年,中國大豆進口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2020年,中國大豆進口量首次超過1億噸,同比增長13.35%。2021年1-8月,中國大豆進口規模為0.67億噸,同比增長3.6%。中國大豆進口量高,短期之內難以擺脫對外依賴的局面。
注:2021年數據截止8月
4、供需態勢緊張
2020-2021年,中國大豆市場價整體呈上升趨勢。2021年10月,中國大豆市場價為308.86元/百斤,達到新高度,相比2020年1月上漲了27.32元/百斤。大豆價格“高處不勝寒”反應出我國目前大豆供需緊張的態勢,隨著國外進口大豆的逐漸到港,供應緊張的局面可能得到一定緩解。
注:2021年數據截至10月。
總結:提高自給率,保證供應鏈流暢
整體看來,我國大豆自給率低,對外依賴度高,短期之內進口為主,自給為輔的局面無法改變。在未來,我國一方面需要提高農業科技水平,提升農業機械化率,降低種植成本,增加大豆產量,提高自給率;另一方面需要保證國際供應鏈的流暢、穩固,降低突發事件對于大豆供應鏈的影響,保持我國大豆供需平衡,避免對下游產業產生較大沖擊。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豆加工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大豆加工行業的生產與發展;大豆加工行業當前的市場環境與企業競爭力;大豆加工行業的市場需求特征;大豆加工行業的進出口市場;大豆加工行業的競爭格局、...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