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2021年中國高鐵行業龍頭企業對比:中國通號PK思維列控 研發能力差距幾何?
行業主要上市企業:中國中車(601766)、中國通號(688009)、思維列控(603508)、京滬高鐵(601816)等。
本文核心數據:高鐵列控設備產銷量、研發投入金額、鐵路業務收入、鐵路業務收入毛利率等。
1、中國通號VS思維列控:高鐵業務布局歷程
高鐵是國家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從我國高鐵列控系統制造企業來看,主要的代表企業包括是中國通號、思維列控、和利時、鐵科院等。中國通號作為全球軌道交通領先企業,各方面指標均處于頂尖水平,國內其他列控系統企業相比中國通號而言有一定的差距。以下選取中國通號和思維列控兩家龍頭企業進行對比。兩家企業在高鐵業務上的布局歷程如下:
2、高鐵業務布局及運營現狀:中國通號略勝一籌
——高鐵列控系統業務:中國通號產銷量領先
中國通號及思維列控均對高鐵列控業務有所布局。中國通號主要布局高鐵控制系統,如CTCS-2系統及CTCS-3系統,該系統對技術要求較高,中國通號堅持自主創新,對于列控系統而言實現了核心技術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產品的100%國產化。思維列控則是主要進行高鐵運行監測等方面的列控業務,主要列控產品包括DMS系統、EOAS系統等。
從高鐵列控系統產銷量來看,思維列控高鐵列控系統產銷量和中國通號相比仍有較大差距。2020年中國通號高鐵列控系統產銷量仍保持增長態勢;思維列控受鐵路系統公司制改革、第一大客戶國鐵集團減少造車計劃等影響,2020年銷量大幅下滑。
注:1)中國通號高鐵列控系統產銷量為列控及連鎖系統設備產銷量;
2)思維列控高鐵列控系統產銷量為EOAS系統和DMS系統裝置之和。
——高鐵業務招投標:中國通號招投標項目數量及金額處于領先地位
中國通號與思維列控最主要的經營模式不同之處在于思維列控需向具備實力的廠商采用非核心的通用部件,而中國通號已具備部件生產實力,在采購時只用考慮采購效率、生產銷率等問題;從生產模式來看,兩家公司均采用以銷定產模式;從銷售模式來看,兩家公司均主要采用招投標的形式銷售產品。
2021年中國通號招投標項目具有數量多、金額大、區域廣的特征。項目主要包括新建高速鐵路工程、擴能改造、系統集成等項目;區域分布于全國各地;主要的招標單位包括中國鐵路局、滬昆及西城鐵路客運專線等相關公司;中標金額在58萬元至16億元之間。
相較于中國通號而言,思維列控2021年招投標項目較少,主要集中于LKJ設備的銷售;從區域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華北地區;招標單位主要為中國鐵路局和國鐵物資有限公司;中標金額在7萬至2800萬元之間。
——高鐵研發業務:中國通號研發投入大 知識產權個數領先
從研發投入金額來看,2019-2020年,中國通號研發投入金額約為思維列控的八倍,中國通號多年來研發投入均保持在較高水平,已實現核心技術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從研發投入金額的占比來看,思維列控近兩年的研發投入占比呈現下降趨勢,但思維列控在2021年發展規劃中提出,在未來十年研發投入不少于營業收入的15%;中國通號研發投入占比保持在4%左右。
從新增知識產權個數來看,2019年中國通號新增知識產權數量為思維列控的兩倍多,受2020年經營情況的影響,2020年思維列控新增知識產權個數大幅下降,中國通號新增知識產權數量達到思維列控的十一倍左右,思維列控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3、鐵路業務業績對比:中國通號營收規模領先、但思維列控高鐵相關產品盈利能力較高
從鐵路業務的經營情況來看,2019-2020年,中國通號的鐵路業務收入均領先于思維列控,2020年,中國通號鐵路業務實現收入193.09億元,思維列控的鐵路業務實現收入8.44億元。
從鐵路業務的毛利率來看,2019-2020年,思維列控的鐵路業務毛利率均高于中國列控。2020年,思維列控鐵路業務保持在59%以上,中國通號鐵路業務毛利率保持在28%左右。
注:中國通號未單獨披露高鐵業務業績,故均采用鐵路業務進行對比。
4、前瞻觀點:中國通號為中國“高鐵之王”
在高鐵行業中,高鐵系統產銷量決定了高鐵業務發展情況,高鐵研發情況,如研發投入、知識產權數量等是高鐵行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高鐵業務招投標情況可反應經營現狀,而鐵路業績能反應公司的經營概況。基于前文分析結果,前瞻認為,中國通號因在高鐵系統產銷量、高鐵研發情況等方面均占有優勢,目前是我國高鐵站運行企業中的“龍頭”。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2021-2026年中國高鐵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高鐵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高鐵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高鐵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