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EDA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兩大短板分析 產品不齊全及與先進工藝的結合不深
本文核心數據:EDA競爭格局、EDA人才、企業研發投入
中國EDA實力整體偏弱
目前,我國EDA產業整體綜合實力偏弱,我國EDA市場長期由全球EDA三大巨頭Synopsys、Cadence、Siemens EDA壟斷,近三年這三大巨頭占據了我國EDA70%以上的市場份額。
前瞻認為,目前我國EDA產業存在兩大短板:產品不齊全以及與先進工藝制造結合不深。
短板一:產品不齊全
目前除了華大九天在擁有特定領域全流程,我國其它EDA領先企業布局主要以點工具為主。然而,擁有完整性的EDA產品更受到市場的追捧,因為其能夠更方便快捷地幫助下游客戶完成相應工藝設計與生產,而這也是全球三大巨頭長期重視補齊最新產品矩陣并持續保持市場領先地位的關鍵所在。
——投入仍有待提高
我國EDA企業產品不齊全的一大原因是我國EDA企業在產品研發投入較少。芯愿景在2018-2019年的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僅在10%左右,而Synopsys和Cadence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均高達30%以上。此外,雖然華大九天和概論電子在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能夠達到Synopsys和Cadence水平,但是從研發投入金額上對比來看,Synopsys和Cadence要高得多。2020年,Synopsys研發費用支出為86.42億元,是華大九天研發費用支出的47倍左右。
注:匯率換算用6.7換算,Siemens EDA于2018年后不再單獨發布年報數據。
——人才短缺
我國EDA企業產品不齊全的另一大原因是目前我國EDA人才較為短缺。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EDA企業人才僅有4400人,其中外資企業人才數量還較本土EDA企業人數多,本土EDA企業人數僅有2000人,而外資企業人數達到2400人。
短板二:與先進工藝的結合不深
此外,我國EDA企業與下游代工廠、芯片設計廠商構筑生態體系者寥寥。但是,EDA構建下游生態又是如此重要。只有與下游領先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廠商展開全方位的合作,EDA企業才能第一時間了解到最新工藝相關信息及數據,從而更新自身EDA軟件,以此達到下游客戶對于EDA軟件的最新需求。
而國際EDA三大巨頭在這一方面具有絕對優勢,長期與臺積電、英特爾、三星、ARM等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制造和設計企業保持長期合作關系。
整體來看,我國EDA領先企業與與先進工藝的結合仍有待提高,需要加快構建EDA軟件、設計、代工生態圈建設。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EDA行業主要存在著產品不齊全以及與先進工藝的結合不深兩大短板,未來我國EDA企業應當投入充足資金進行產品研發,重視人才培養,加快全產品矩陣打造,同時加強與下游設計、代工生態建設。與此同時,國家也應當加快EDA人才體系構建,加快市場EDA人才供給,并給予EDA企業更大的政策支持。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EDA軟件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EDA軟件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EDA軟件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EDA軟件行業未來的...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