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十張圖了解2021年中國云計算行業區域格局發展現狀 產業集聚在經濟發達地區現象明顯
云計算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光環新網(300383.SZ)、東華軟件(002065.SZ)、阿里巴巴-SW(9988.HK)、中國移動(0941.HK)、騰訊控股(0700.HK)、中國電信(0728.HK)、中興通訊(000063.SZ)、浪潮信息(000977.SZ)、星網銳捷(002396.SZ)、中科曙光(603019.SH)、優刻得-W(688158.SH)、光云科技(688365.SH)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城市云計算發展水平得分情況、各城市云計算發展水平與GDP關系、云計算區域市場規模占比、云計算企業區域分布等
城市云計算發展水平分層現象明顯,數量上呈“金字塔”型布局
為客觀反映各地云計算市場的發展狀況,并衡量地方政府對云計算發展的引導作用,中國社科院戰略研究所聯合阿里云針對中國大陸的城市及省級行政區構建了一套云計算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在指標體系中,著重考慮了各地云計算發展的質量和潛力,從消費、使用、訪問、覆蓋、行業、產品、企業、增速等多個維度評價云計算在各地的發展水平。
評價結果顯示,從云計算發展水平綜合得分情況來看,中國大陸的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分為5個梯隊,包括深圳、杭州、北京和廣州4個云計算一線城市、成都等14個云計算二線城市、石家莊等80個云計算三線城市、德州等101個云計算四線城市和長治等138個云計算五線城市。
城市維度的云計算發展水平分層、分化現象明顯,并在數量上呈“金字塔”型布局:云計算一線城市數量少且發展水平遙遙領先;云計算二線城市與一線城市差距顯著但正在加速追趕;數量眾多的中國城市仍未充分享受到云計算紅利,共同組成云計算中低線城市。
區域格局呈現東高西低、南強北弱
中國大陸的31個省級行政區,同樣可根據云計算評價指標體系綜合得分分為5個梯隊。其中,第一梯隊包括廣東、浙江、北京和江蘇,4省市對后續梯隊省級行政區的優勢顯著;第二梯隊包括山東、福建、四川、湖南、河北、上海、湖北;第三梯隊為河南、遼寧、安徽、陜西;第四梯隊包括貴州、江西、內蒙古、廣西、山西、重慶、云南、天津、甘肅和黑龍江;第五梯隊包括吉林、青海、海南、新疆、寧夏、西藏。
從空間格局上看,第一梯隊及第二梯隊省市主要分布在東部和中部地區,西北和東北地區省市大多位于第四、第五梯隊。由此可見,中國云計算發展水平呈現東高西低、南強北弱的態勢,區域間發展不平衡。
地方云計算發展水平與GDP正相關
經濟發展水平是城市云計算發展的基石與內驅力。城市間要素稟賦的差異,使得各城市經濟發展不平衡;而城市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又導致各城市處于云計算發展的不同階段。結合以上云計算區域發展水平及城市發展水平來看,城市云計算發展水平同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關關系,表明城市間云計算發展的不平衡具有必然性和相對性。
同自身經濟規模相比,一些城市(如杭州、廈門、珠海、貴陽等)的云計算發展水平呈現出超前發展的態勢,而另一些城市的云計算發展則同其經濟發展水平不相稱。這主要是由于城市的云計算發展水平與其產業結構還有直接關聯:云計算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城市,科技類企業數量較多;而云計算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城市,產業結構仍以傳統行業為主,且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也大多處于初級階段。
云計算區域集聚特征顯著,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地區
從區域格局看,云計算發展集聚現象明顯,形成了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三大戰略高地。云計算發展一線城市均為這三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18個云計算一線和二線城市中有半數位于長三角、大灣區及京津冀。根據wind云計算行業市場熱力指數繪制中國云計算行業區域熱力圖如下:
結合各城市云計算發展水平來看,云計算一線城市,杭州、深圳、北京、廣州,均分布在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三大城市群云計算規模占全國總規模的68%。
云廠商在生態建設過程中,在關注線上業務的同時,也積極利用廠商影響力,進行線下布局。在產業互聯網背景下,通過與地方政府合作,更好地將云計算的資源聚合效應與地方特色相結合,從而實現地方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打通。當前,從云計算園區分布看,仍圍繞在中國經濟水平較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并隨經濟發展策略遷移,逐步向中西部擴散。從園區類型及功能看,綜合型云廠商提供的園區類型全面多樣,目的在于吸引多類型企業以完善生態建設,擴張行業影響。
云計算企業集中在北上廣地區
從云計算企業地區分布情況來看,我國云計算企業注冊地分布較為集中,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上海、浙江、江蘇等地,均為經濟及互聯網產業相對較為發達地區。其中北京地區排名第一,企業數量占比達29%;其次為廣東省,企業數量占比21%;上海地區排名第三,企業數量占比15%。
注:1)以上企業為經營范圍包含“云計算”,且登記狀態為在業/存續的企業數量。2)數據截至2021年8月3日。
從中國云計算企業來看,北京、上海、杭州、深圳云計算企業較多。其中,北京地區代表企業包括三大運營商、百度、金山云、光環新網、用友、青云、首都在線等;上海地區包括網宿科技、優刻得、寶信軟件等,杭州包括阿里云、新華三等;深圳地區包括騰訊、華為、深信服、金蝶等。
政府對云計算的發展起到了顯著的引領與帶動作用
從城市云計算發展的外部驅動力來看,政府對云計算發展起到了顯著的引領與帶動作用。政策差異是導致城市間云計算發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在實踐中,部分地方政府從應用驅動、政策驅動、技術驅動、市場驅動等方面著手,通過政府率先使用、制定應用指導、鼓勵技術創新、培育云計算市場等方式,為當地的云計算發展創造了較好的外部環境,提升了云計算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云計算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云計算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云計算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出審...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