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智能耳機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芯片技術落后制約行業發展【組圖】
智能耳機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高通(QCOM.US)、恒玄科技(688608)、佳禾智能 (300793)、歌爾股份(002241)、安克創新(300866)
本文核心觀點:中國智能耳機芯片發展落后、產品同質化、產品普遍低端化
用戶習慣得到培養,中國智能耳機滲透率進一步提升
智能耳機的出現給用戶帶來更加便捷的使用體驗,智能耳機已成為消費者在幾乎所有戶外環境中的首選耳機形態;在智能線耳機的使用場景中,聽音樂是所有用戶最主要的使用需求,語音通話排名第二;消費者熱衷于在不同媒體類型中享受無線音頻,這也讓看電視/電影/視頻成為真無線耳塞第三大常用用例,且視頻通話和移動游戲也都在迅速發展。
智能耳機已經實現從零到一的發展,由于現在的消費者的對于智能耳機已經開始接受,且部分用戶的使用智能耳機的習慣已經被培養起來。如今,盡管我國智能耳機的滲透率較低,但是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計算滲透率得出,從2019年的21.24%增長到2020年的29.51%。由于智能耳機目前仍然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因此對比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和中國智能耳機的出貨量來計算智能耳機的滲透率。
注:中國智能耳機滲透率=中國智能耳機出貨量/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
由于IDC從2019年開始公布智能無線耳機的出貨量,2018年的智能耳機出貨量為Canalys公布中國智能耳機的占比。
國內核心芯片技術落后,影響智能耳機的生產發展
由于智能無線耳機取消了傳統的耳機線連接方式,通過藍牙技術將耳機與手機等播放設備相連,并通過監聽、轉發、雙通路連接等模式將終端發出的音頻信號同時傳給兩只耳機,組成立體聲系統。因此在智能無線耳機里,最關鍵的部件是藍牙音頻主控芯片,它是實現智能無線耳機無線連接、音頻處理、耳機電源管理、智能交互等功能的基礎。主控芯片的算法決定了智能耳機的降噪以及音質的效果,從價值量角度,據旭日大數據,智能真無線耳機(TWS)主控芯片成本占比超過15%,價值占比較重。
芯片是智能耳機的核心,智能音頻主芯片是數模混合的SoC產品,具備高算力、高集成度、低功耗,產品具有綜合性技術壁壘。我國的芯片廠商主要以中低端產品為主,與海外廠商在技術上仍有一定差距,盡管國內已經有一些廠商具備了一定的自主設計、研發能力,但總體上經驗比較欠缺、技術水平不足。
根據市場定位分類,藍牙主控芯片市場可分為以下三個梯隊:(1)中高端市場參與者主要有蘋果、高通、華為海思等廠商;(2)中低端市場參與者主要有恒玄科技、絡達科技、瑞昱、紫光展銳等;(3)低端市場參者者主要包括杰里科技、中科藍訊等。除了蘋果和華為海思(主要為自家產品供貨),目前獨立藍牙芯片供應市場形成的C(CRS高通)、B(BES恒玄)、A(Airoha絡達)的“CBA”格局,其中高通的CSR系列芯片市場占有率最高。
總體而言,中國藍牙芯片供應商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場,以低價競爭切入市場,在技術方面與海外廠商仍有一定差距,低價的國產智能耳機在短期內有利于推動智能耳機產品的普及率,然而在中長期來看,中國藍牙芯片企業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競爭,不利于企業技術水平和盈利水平的提升。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耳機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智能耳機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智能耳機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智能耳機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