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張圖了解2021年中國快遞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 市場博弈將向服務質量端傾斜
中國郵政在6月份宣布將開始全面提速,這一舉措將可能會改變目前我國快遞行業的格局情況,市場的博弈向服務質量端傾斜。
中國郵目前擁有郵路400多條,增加300余條下行郵路,覆蓋了2000余縣域,實現1000+城市間寄遞提速。同時,中國郵政還有著許多能夠觸及鄉村深入的交通設備,有望優化和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近幾年隨著我中國快遞行業的“價格戰”,快遞公司利潤減少、壓縮快遞員薪資導致快遞的服務質量較差,許多快遞不送上門的情況也頻繁出現,而中國郵政在這方面具有優勢。全面提速后將帶動市場從價格競爭轉變為服務質量競爭。
共享快遞行業主要上市公司: 目前國快遞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順豐控股(002352), 京東物流(02618.HK), 百世集團(BEST.N), 圓通速遞(600233), 申通快遞(002468), 中通快遞(ZTO.N/02057.HK)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郵政優化提速情況,中國郵政運力情況,快遞投訴細分問題占比,快遞平均單價情況,快遞公司單票價格情況,各家快遞公司的凈利潤,員工薪酬成本占比,智能快遞柜數量,主要快遞企業申訴處理工作評價,中國快遞行業發展趨勢
1、中國郵政的提速更好解決“最后一公里”的上門問題
——中國郵政宣布提速
6月28日,中國郵政在微信的公眾號發文稱,中國郵政業務正式全面啟動提速,覆蓋城市達到1000多個,并且將在全國多個省市地區實現運郵次日達。此次中國郵政寄遞全面提速,全國主要城市可享郵件次日達甚至次晨達的極速體驗,6成以上特快專遞實現次晨達。中國郵政目前已經優化了現有的郵路400多條,增加300余條下行郵路,覆蓋了2000余縣域,實現1000+城市間寄遞提速。
中國郵政這一次宣布提速非常好的解決了鄉村“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郵政快遞運送速度慢已經是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情了,但是在解決鄉村“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上,中國郵政的運輸能力能夠觸達偏遠山區,除了擁有轉機、專有高鐵之外,還擁有驢車、馬車、自行車等更能深入鄉村的交通工具。
在運力方面,中國郵政擁全貨運飛機33架,省際高鐵運郵郵路近90條,自有干線車輛規模較2019年增加2069輛。
——將更好解決“最后一公里”的上門問題
快遞現在基本都是放在快遞柜中并不會送貨上門,即使在消費者已經備注了的情況下,快遞員依然會在不做任何通知的情況的直接將快遞放在快遞柜中。因此出現了很多對于“最后一公里”服務的投訴與不滿。
此次中國郵政提速,將會讓市場的博弈向服務質量端傾斜。因為從國家郵政局公布的5月郵政業用戶申訴情況通告顯示,中國郵政(EMS)申訴處理工作綜合指數高于韻達快遞、百世快遞、圓通快遞、天天快遞、申通快遞等。
中國郵政召開的2021年全國郵政寄遞業務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寄遞業務極需在時限提升等重點工作上實現突破。要求全力推動時限提升、有標必達穩時限、夠量線路提速度。聚焦業務量較大的重點線路,分類施策、提質提速,確保時限既快又穩。
除此之外,多位快遞業內人士表示,價格戰導致網點不賺錢,使得一些鄉鎮網點被迫停業或私自加價收取取件費。由此在郵政現已有的情況下,是非常有望解決鄉村“最后一公里”的。
2、目前快遞“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集中在丟件和延誤
近幾年我國快遞行業發展迅速,快遞量和服務質量都出現了全面的提升,從總體上看,廣大用戶對快遞服務問題的申訴量從2018年的月均50000件以上,2019年月均30000-40000件左右,減少到2020年的月均17000件左右,2年申訴量減少了一半以上。這說明快遞行業整體在服務質量上有了較為明顯的好轉。但是從投訴的問題上來看,最為集中的問題是快件的丟失和延誤的問題,其次是投遞服務和快件損毀的問題,這些問題均是 “最后一公里”所涉及到。
根據國家郵政局2021年1-5月份用戶申訴情況來看,2021年1-5月份快遞服務投訴件數一共96153件,其中快件丟失短少問題的投訴數量達到29930件,占比31.13%,遠遠高于其他問題的投訴數量。
3、“價格戰”和快遞柜更加激化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價格戰導致服務質量下降
我國快遞服務質量下降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各個快遞機構之間通過壓低價格的方式搶占市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壓低了快遞員的薪酬,導致快遞服務質量差,“最后一公里”問題凸顯。
2016年,幾家主要的快遞企業趕在一起上市了。其中,順豐、圓通、韻達、申通均為A股借殼,并集中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的3個月時間里上市。而中通和百世則在美股實現IPO。之后我國快遞行業的格局基本已經確定。但是隨著近幾年來,極兔、百世的廝殺,將價格底線一再下拉,逼迫其他友商隨同虧損。本身具有成本優勢的中通、韻達等,為了維持相對份額排名,主動發起價格戰,就連順豐都相應的開啟低價服務為了維持自身在行業內的地位。
因此近幾年以來,與快遞企業業務量大幅上升相對應的,是快遞件平均單價的一路走低。2020年,多種因素誘導下的價格戰,則讓當年的快遞單價再次出現大幅下滑。2007-2020年,快遞平均單價從28.5元下降至10.55元。
2020年,順豐和“三通一達”在快遞單票價格上均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圓通2020年單票價格下降幅度達到了25%。
從2018年開始,除了順豐的凈利潤是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之外,其他的公司均在2019或2020年在凈利潤上有著不同程度的減少。申通快遞的凈利潤更是下降了13億元以上。
“價格戰”的斗爭中,在快遞公司都在消耗資金,利潤被不斷壓縮的情況下,各家公司開始壓縮人工成本。以順豐和韻達為例,2018年順豐的員工薪酬成本占總成本的16.09,而到2020年這一比例下降到了10.13%;韻達的這一比例在2018年為4.72%,2020年下降到1.29%。
——快遞柜是現在“最后一公里”的主要選擇
另一方面,只能快遞柜的普及提升快遞員質量的同時,也考驗快遞員的素質。在“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上出現了快遞員并不溝通就存放快遞柜的問題,造成了用戶體驗較差。
2012年起,智能快遞柜(也被稱為“智能快件箱”)開始陸續在一些城市的一些小區出現。隨著不斷的發展,我國快遞柜的站點越發的多了起來,快遞柜成為了目前物流“最后一公里”的主要選擇,上門送件越來越少了。根據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已經擁有40.6萬組智能快遞柜,前瞻估計2020年這一數量已經達到77萬組。
4、中國郵政的提速將市場的博弈向服務質量端傾斜
中國郵政的提速最有壓力的是順豐,因為順豐對在高利潤產品有高時效要求且份額較大,這一高端市場將迎來國家隊競爭對手。我國目前的快遞競爭格局將可能會出現重塑。屆時,服務質量更高,用戶體驗更強的企業將會有更多的機會搶占市場,市場的博弈向服務質量端傾斜。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快遞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快遞行業的發展環境;中國快遞行業的發展規劃;全球快遞行業的發展情況;中國快遞行業的發展情況;中國網絡購物物流配送情況;快遞行業重點區域發展情...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