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解讀!“芯慌”致全球300萬輛車停產 新能源汽車發展或加劇汽車芯片短缺?
2020年6月10日,央財經發布一則新聞稱“芯慌”致全球300萬輛車停產,道出了目前汽車芯片短缺的事實,汽車芯片短缺使得現代汽車無法按時交貨進而影響了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相較于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的電子化、程度都大大提高增加了汽車行業對汽車芯片的需求量。
因此,未來我國應建設自己的汽車芯片測試標準體系,加強汽車芯片的設計、測試、制造等環節的研發投入,只有我國本土汽車芯片成長起來,才能使得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不受制于人。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主要上市企業:比亞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團(600104)、廣汽集團(601238)、北汽藍谷(600733)、長安汽車(000625)等。
本文核心數據:各汽車企業新能源汽車銷量
1、“芯慌”致使全球300萬輛車停產
汽車芯片短缺已經不是短期問題,早在2020年12月份,南北大眾就曾因汽車芯片短缺問題而停產。2021年6月10日,央財經再次發布了汽車芯片短缺的現狀,因汽車芯片短缺使得近300萬輛車挺長。
同時,因汽車芯片短缺問題停產車輛較多進而導致眾多品牌的車型出現一車難求的現象,汽車銷售市場由原來的“車等人”變成了“人等車”。在全球缺“芯”的情況下,汽車芯片自給率只有5%的我國對汽車芯片的缺乏程度更為嚴重。
2、新能源汽車對汽車芯片的需求量更大
相較于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電子化、智能化程度更高,加裝了更多的攝像頭和傳感器,因此對MCU的需求量增加,導致新能源汽車對汽車芯片的需求更多。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2-2017年,我國汽車對汽車芯片的的需求呈增長趨勢,且新能源汽車對汽車芯片的需求量一直高于傳統汽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初步估計2022年我國傳統燃油汽車對汽車的需求量在每輛車934顆左右,而新能源汽車對汽車芯片的需求量約在1459顆左右。
隨著我國對環保的重視,“碳中和”、“碳達峰”等目標的提出,更為環保的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了一種發展趨勢,未來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的增長,對汽車芯片的需求會越來越大,若我國不加強汽車芯片的研發,勢必會造成新能源汽車發展停滯的局面。
根據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聯合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達到200萬和210萬輛,動力電池系統比能量達到260Wh/kg,新能源汽車產銷占整體汽車市場的7%。
在這樣的增速下,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達到700萬和750萬輛,動力電池系統比能量達到350Wh/kg,新能源汽車產銷占整體汽車市場的20%。未來我國隨著新能源汽車進一步普及,新能源汽車對芯片的需求量還會進一步加大。
3、未來我國應加強汽車芯片的研發
目前我國汽車芯片的自給率僅在5%左右,未來為了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國應提升汽車芯片的自主研發能力,加強汽車芯片的標準、測評和認證建設,同時建立復雜汽車芯片的流片生產線,只有我國擁有自主研發的汽車芯片后,才能完美的解決我國面臨的“芯慌”問題,更好的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院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新能源汽車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