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結直腸癌早篩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非侵入性檢測發展潛力大
結直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2020年,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全國第二。早發現和早診斷對于提升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率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國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廣結直腸癌早篩,助力結直腸癌早篩行業發展。未來,我國結直腸癌早篩滲透率和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
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全國第二
結直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2020年結直腸癌在全球新發病例排名第三、死亡病例排名第二。2020年,我國新發癌癥病例1929萬例,其中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僅次于肺癌,達56萬例,占比12.2%。
結直腸癌早篩發展前景廣闊
據《中國體檢人群結直腸癌及癌前病變白皮書》,中國人群結直腸癌五年生存率在四個時期分別為91.8%、72.6%、53.8%和10.4%。早發現和早診斷對于提升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率至關重要。
我國民眾對腸癌篩查的認知不足,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19年我國建議接受結直腸癌篩查的人口滲透率為16.4%,遠低于美國的60.1%。近年來,我國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廣結直腸癌早篩。
除此之外,2019-2020年,河北省、湖南省、天津市等地都開展了結直腸癌篩查。在我國相關政策和篩查推廣的推動下,未來我國結直腸癌早篩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非侵入性檢測手段發展潛力大
結直腸鏡檢查是結直腸癌診斷的“金標準”,檢出率高達95%,但存在患者依從性低、我國腸鏡檢查資源不足等局限性。短期內腸鏡檢查作為篩查手段無法實現大規模推廣,迫切需要非侵入性檢測手段的支持和補充。
我國主要的非侵入式檢查方式以糞便潛血檢測為主,主要包括愈創木脂糞便隱血試驗(gFOBT)和免疫化學法糞便隱血試驗(FIT)。近年來,基于分子診斷的新型早篩技術優勢明顯,主要包括血液DNA檢測、糞便DNA檢測等方法。
糞便DNA檢測術具有準確度高、陽性結果可驗證、操作簡便、易于大規模推廣等特點,是一個有力的結直腸癌篩查補充手段,市場發展潛力大。
結直腸癌早篩滲透率和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3年,我國預計有1.2億結直腸癌高危人群,假設每年增長1%,預計到2030年高危人群約為1.29億人。以2020年11月獲NMPA批準上市的諾輝健康結直腸癌液體活檢產品“常衛清”價格1996元為例,預計到2030年有望將至500元左右。
2019年,我國結直腸癌篩查的人口滲透率為16.4%,結合《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提出到2025年高發地區重點癌種早診率升至60%,預計2030年滲透率約為20%。以此測算,2030年我國結直腸癌早篩市場規模有望達129億元。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體外診斷(IVD)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體外診斷(IVD)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體外診斷(IVD)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體...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