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保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行業進入出清期【組圖】
保理即指賣方、供應商或出口商與保理商之間存在的一種契約關系。根據該契約,賣方、供應商或出口商將其現在或將來的基于其與買方(債務人)訂立的貨物銷售或服務合同所產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商,由保理商為其提供貿易融資、銷售分戶賬管理、應收賬款的催收、信用風險控制與壞賬擔保等服務中的至少兩項。我國保理行業經歷了2013年以來的高速發展后迎來了行業出清期。
市場規模增長停滯,銀行保理規模持續下滑
統計數據顯示,2013-2018年,我國保理行業市場規模波動變化。2014-2016年,我國保理行業市場規模逐步下降,主要是銀行保理市場下跌導致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銀行自己的業務決策,減少了在保理行業的風險敞口;另一方面是相關監管政策的收緊。銀行在進行業務決策時,將風險偏好從激進轉向相對保守,因為不良貸款率在2016年年底達到近5年高點,為1.91%。
同時,2012和2014年發生了幾起融資欺詐丑聞,因此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商業銀行保理業務管理暫行辦法》,限制了應收賬款融資范圍,受銀行保理市場規模下降拖累,2014-2016年,全國保理行業市場規模持續下降。
2017年,保理行業市場規?;謴?,但明顯進入增長停滯空間,2018年中國保理行業市場規模約為4116億歐元,同比增長1.50%,2019年,我國保理行業市場規模約4034億歐元,同比增長-1.99%,我國保理行業市場規模增長陷入停滯區間。
作為保理行業的主體部分銀行保理市場2015-2019年我國銀行保理業務量整體呈下降趨勢,2014年開始,受監管政策收緊以及自身業務收緊的影響,銀行保理市場規模開始逐步下降,2016年到達階段低點1.72萬億元。
2018年后,面對全球貿易局勢緊張、新冠疫情蔓延、金融局勢動蕩以及地緣政治局勢趨緊等內外部因素及市場不確定性的增加,中國銀行業的保理業務在困難中前行。繼2018年中國銀行保理業務量小幅下降后,2019年中國銀行業保理業務量仍是負增長,尤其國際保理業務量依舊下降明顯。
據保理專業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保理專業委員會全體成員單位保理業務量1.7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8.85%。其中國際保理業務量264.76億美元,同比下降25.30%,降幅較前一年有所收窄;國內保理業務量1.5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7.14%。
商業保理企業數量進入出清期
截至2019年底,全國已注冊商業保理法人企業及分公司存量共計10724家,相較2018年年底的11541家減少了7.08%。這是自2012年成立商業保理行業試點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2019年,隨著行業監管體制和規則逐步明確,各地普遍收緊了商業保理企業注冊政策,并加快現有企業的清理規范工作,在2019年下半年,行業已出現一定規模的企業集中清退,存量數量較2019年中凈減少1357家。
由于行業監管政策尚未明朗,加上各地清查工作陸續開展,商業保理行業進入出清時期。2019年上半年商業保理企業注吊銷規模接近前七年總合。隨著金融環境的變化,加上市場經營的磨礪,在2019年上半年出現了商業保理企業注、吊銷激增的現象。截至2019年6月,商業保理注、吊銷企業共計927家。其中2019年上半年注、吊銷的企業數量為434家,占全部注銷、吊銷總量的46.85%。
從注、吊銷企業地區分布來看,截至2019年6月,我國保理行業發生注吊銷企業數量最多的地區是廣東,共有628家;其次是上海地區,共有37家企業發生注、吊銷;再次是天津,共有34家發生企業注、吊銷。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保理行業發展趨勢與細分市場開拓策略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國內的保理行業僅剛起步,未來發展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但是作為經營風險的行業,市場上對其的研究都在強調“中國保理業務量世界第一”、“規模大幅增長”、“市場潛力巨...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