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版權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行業正版化效果明顯
版權意識逐漸提升,推動行業發展
近年來,我國版權意識不斷提升,有更多的人開始進行維權活動,推動我國版權行業的正向發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供應商開始通過購買更多的版權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正版付費成為趨勢;二是反盜版監測技術(如區塊鏈等)不斷提高,反盜版成本不斷降低。
同時,隨著中國版權意識覺醒,侵權事件逐漸下滑,我國版權行政執法處罰件數也呈現逐年遞減趨勢。根據國家版權局在2020年1月發布的《2018年全國版權執法情況統計》顯示,2018年我國版權行政處罰案件數量由2010年的10590件減少至3033件。
注:截至2020年12月國家版權局暫未公布2019年數據。
行業增加值逐年增長
除我國版權意識的逐漸提升外,十八大以來,國家版權局和地方版權行政部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綜合運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推動中國版權產業實現較快增長。
據2020年1月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版權產業經濟貢獻”調研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為6.63萬億元,同比增長9.0%;占GDP的比重為7.37%,比2017年提高0.02個百分點。中國版權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穩步提升,總體規模進一步壯大。同時前瞻根據市場現狀以及近幾年行業發展增速進行估算,2019年我國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約為7萬億元。
同時,據調研報告顯示,隨著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軟件、廣告與設計等新業態加快融合發展,推動核心版權產業快速發展,其中我國核心版權產業包含廣播影視業、錄音錄像業、圖書、報刊出版業、戲劇創作業、廣告業、機軟件和數據處理業等。
2018年中國核心版權產業行業增加值已突破4萬億元,達到4.17萬億元,同比增長9.30%,占全部版權產業的比重達63%,對版權產業發展的主體作用更加明顯。
行業正版化效果明顯
目前,隨著我國對于版權行業的重視程度逐漸加強,國家版權局、公安部、工信部等政府部門不斷開展打擊侵權盜版事件,不斷推動我國版權正版化率的提升。
以我國音樂版權為例,伴隨著國家版權局發布的《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的實施,進一步抬高了互聯網音樂的門檻,也基本上確立了當下圍繞正版內容的競爭的市場格局。
據IFPI(國際唱片業協會)在2018年11月發布的《音樂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目前中國消費者使用正版音樂的比例高達96%(其中89%的音樂消費者聽正版授權音頻流媒體),遠高于全球62%的平均水平。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演藝版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利用前瞻產業研究院長期對演藝版權行業領域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報告主要分析了演藝版權行業的內涵與發展環...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