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用航空業正迅速崛起
目前,經國家發改委批準建立的8個國家或省部級航空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布在西安、沈陽、哈爾濱、安順、成都、上海、天津、珠海。此外,山東濱州、江西南昌、河北石家莊等地都在積極發展以制造為基礎的通用航空產業基地。
截至2011年底,中國持有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共123家,同比增加12家,開展非經營性通用航空活動的單位12家;共擁有通用航空機場及臨時起降點286個,其中通用航空機場70個,臨時起降點216個;中國通用航空機隊在冊總數為1154家,比上年增長14.3%,其中固定翼飛機893 架,旋翼航空器238 家,氣球17 架,飛艇6架。
據統計,2011年,全國通用航空共完成作業飛行50.27萬小時,比上年增長28.5%。作業時間量排在前三位的通用航空項目分別為石油服務、農林化飛行、航空攝影。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通用航空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目前,全世界共有34萬架通用飛機,美國約有24萬架(美國商業航空飛機數量不到1萬架),占全球通用飛機的70%左右。另外加拿大、巴西、德國、英國及澳大利亞和南非等國家通用航空機隊規模也在萬架以上。
從西方國家的發展歷程來看,經濟發展和運輸業之間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內在規律,當人均GDP 達到1000美元時汽車是首要交通工具;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時,商用航空占比加大;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時,私人飛機就會開始普及。按最新修正結果,中國2010年人均GDP已接近4500美元,隨著低空空域的開放,中國通用航空業未來將會面臨一次井噴式的發展。
國際經驗表明,通用航空產業投入產出比為1:10,就業帶動比為1:12,具有極強的帶動效應。以美國為例,目前注冊通用航空飛機超過20 萬架,通用航空制造業營業額約為200 億美元左右,帶動相關產業的年產值在1500 億美元左右,創造了1%的GDP和126 萬個就業崗位,是整個航空業的基礎。
中國通用航空還是一個沒有真正啟動的巨大產業,盡管中國商業航空已擠身于全球第二,但通用航空幾乎還未起步,產業結構嚴重失衡,空域(尤其是低空空域)浪費極大。可以預見的是,通用航空將是中國航空業的下一個利潤增長點。
低空開放后中國私人飛機的潛在客戶將超過30萬人,通用航空的上下游產業將有超過萬億元的市場空間。現在全世界私人飛機超過30萬架,其中約20萬架在美國,而美國每年的私人飛機產業所創造的經濟總量高達500億美元;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目前的私人飛機保有量大約為70架,而擁有私人飛行駕照的人也僅僅約200人。
前瞻產業研究院通用航空業研究小組分析預測,目前國內私人飛機產業基數低,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未來將形成巨大的市場規模,總量有望超過美國。到2015年,中國需要通用飛機將超過10000架,通用航空將成為繼干線飛機、支線飛機之后航空工業另一個迅速崛起的朝陽產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