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能源發電比重日益上升
電力建設對社會經濟有著明顯的拉動作用,而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電力供應相對緊張。為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需要加快電力建設力度。
一直以來,國家工業增加值與電力建設存在正相關的關系,隨著電力建設的增加,特別是工業用電的增加,工業增加值也隨之增加。換而言之,在工業電力建設上的投資成為工業增加值變化的明顯影響因素。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電力建設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上半年,中國新增電網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回路長度達到13758千米;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達到8933萬千伏安。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容量96166萬千瓦,同比增長10.5%。其中,水電18874萬千瓦,同比增長8.7%;火電72448萬千瓦,同比增長8.9%;核電1082萬千瓦,同比增長19.2%;風電3700萬千瓦,同比增長70.1%。
全國電源工程完成投資1501億元,其中水電379億元,火電482億元,核電339億元,風電282億元。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3478萬千瓦,其中水電624萬千瓦,火電2331萬千瓦,風電509萬千瓦。電網工程完成投資1290億元。
由此可見,火電項目仍然是電力建設中的主要構成部分。而風電、核電、生物質電等新興發電方式在電力建設中的比重不斷升高,在節能減排的大政策體系下,新興能源發電的方式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和鼓勵,在后期發展中將會有更大的投資進入這些行業中。
與此同時,國家實行競價上網后,更加優化的投資環境以及國家電力市場的巨大潛力,吸引著外資企業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也加劇了電力建設行業的競爭,外資以自己的先進技術和管理,能夠在未來與其它國有企業的競價之中獲得生存。
前瞻產業研究院電力建設行業研究小組分析預測,到“十二五”末,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的比重將超過30%,而水電和風電將成為清潔能源的主力軍。到“十二五”末,煤電比重下降到68%,燃氣輪機比重為4%,水電比重為20%,核電比重為2%,新能源發電比重為6%。這一發展規劃勢必將極大促進新能源電力項目建設的步伐。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