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坦類和復方藥將主導抗高血壓用藥
近期以來,全國各地陸續取消藥品加成,涉及藥品涵蓋各類藥品。取消藥品加成,這對于廣大患者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特別是對于需長期服藥的2億多高血壓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壓患者,這為他們減少了相當一部分的藥品支出。
隨著我國居民肥胖率、老齡化等程度的持續加深,國內高血壓患者的人數急劇上升,國內居民對抗高血壓用藥的需求快速增長。與此同時,在市場上處于主導地位的國際跨國醫藥公司的抗高血壓用藥的專利陸續到期,這也為我國抗高血壓用藥行業迎來發展良機。
超2億“富貴病”患者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長期發展可導致心、腦、腎等器官的嚴重損害,其并發癥冠心病、腦卒中、腎功能衰竭、主動脈瘤等具有高致殘率和致死率。
雖然高血壓并不直接導致死亡,但三分之二的心血管病死亡都跟高血壓有關。國際上已經研究確定的高血壓發病的主要因素包括體重超重、膳食高鹽鹽鉀低鈣低動物蛋白質、中度以上飲酒等。
調查表明,現代人飲食口味偏重導致攝入鹽量過多,工作繁忙而運動時間減少等因素也使得高血壓患病率越來越高。另一方面,隨著不斷加劇的人口老齡化趨勢,高血壓病人的比例逐步上升。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85億,預計到“十二五”末,該數字將達到2.21億。
國際高血壓學會第21屆年會上公布:全世界高血壓患者約有9.72億人,占成年人總數的26.4%,其中發達國家高血壓患者有3.33億人,發展中國家有6.39億人。而在我國,據2008年10月8日“高血壓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高血壓的知曉率為30%,治療率為25%,血壓控制率僅為6.1%,我國每年因高血壓死亡的人數超過100萬人。截至2011年,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已超過2億人次,并以每年1000萬人的速度遞增。
抗高血壓藥物是指作用于影響血壓變化的某些環節而使血壓下降的藥物,其原理是通過強行擴張血管以達到降壓的目的。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類已經研究開發了幾類新藥來防治高血壓,如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拮抗劑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等。經過多年的臨床應用證明,這些藥物治療效果得到認可的同時,其毒副作用也日漸明顯。
隨著人們對高血壓發病機制認識的不斷深入,針對新的更為有效的作用靶點的新藥相繼得到開發并陸續面市。目前,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ACE抑制劑已成為臨床高血壓治療的一個大類品種,俗稱為普利類藥物。此外,另一類降壓藥β受體阻滯劑則主要針對于心力衰竭等方面的治療。
在國際市場上,美國、德國、瑞典等國家在抗高血壓藥物市場具有較大優勢,主要得益于其強大的研發能力。以目前全球已上市的沙坦類藥物為例,研發公司分別為美國公司、瑞士公司、日本公司、德國公司以及英國等經濟較發達國家。
在我國,目前抗高血壓市場主要產品包括三大類: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沙坦類)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普利類)為主,其中鈣拮抗劑以其降壓效果顯著、價格便宜等特點連續多年在我國22個重點城市樣本醫院用藥金額中居首位。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2012-2016年中國抗高血壓用藥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12版)》分析顯示:目前,我國抗高血壓藥物市場主要是以原研藥品牌為主導,瑞士諾華、默克公司、德國拜耳、阿斯利康、法國賽諾菲-安萬特公司、輝瑞等憑借著強大的研發能力,在我國抗高血壓用藥市場占有絕對優勢,如諾華纈沙坦在2010年的國內醫院市場份額達到78.8%,貝那普利2009年的市場份額超過了91%,賽諾菲-安萬特公司的“安博維”牌厄貝沙坦2010年的市場份額超過74%。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抗高血壓藥物的理論市場容量約為200億元。根據2005-2010年中國抗高血壓藥物市場的發展狀況,結合國內高血壓患病情況及相關驅動因素,以2012-2015年中國抗高血壓藥物市場將保持15%左右的速度增長測算,預計到2015年,中國抗高血壓藥物醫院市場規模將達到283.43億元。
專利到期敞開新窗口
我國作為人口大國,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和肥胖者、亞健康人群的快速增長,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抗高血壓用藥消費市場之一,然而,與巨大的市場需求相比,我國抗高血壓用藥的研發生產卻遠遠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也導致了瑞士諾華、默克公司、德國拜耳、阿斯利康、法國賽諾菲-安萬特公司、美國輝瑞等主導的市場格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醫藥行業研究員舒爭鳴分析指出,我國醫藥行業起步較晚,總體科研水平遠不及歐美醫藥企業及科研機構。
舒爭鳴指出,受自身資金及技術實力的局限,國內抗高血壓藥物制造企業對研發的投入普遍不足,在短期利益驅使之下,不愿開展仿制藥生產工藝的深入研究和新藥的開發,產品技術含量低,缺乏品牌競爭力,極大地影響了我國抗高血壓藥物產業的創新能力發展和國際競爭力。
舒爭鳴認為,隨著我國醫藥研發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臨床用藥經驗的積累,我國抗高血壓藥物市場在未來的發展中將呈現出沙坦類臨床用藥及抗高血壓用復方制劑起頭發展的態勢。
由于沙坦類抗高血壓藥物具有降壓平穩、療效好、作用時間長、患者耐受性好等特點,尤其在預防方面具有優勢,且副作用比鈣拮抗劑小,目前已經成為全球康高血壓用藥的主流產品,但之前由于價格較貴,在國內市場上的份額仍低于鈣拮抗劑。而這一局面有望在未來一兩年改變,主要受益于2010年來一系列的沙坦類藥物專利到期,仿制藥上市,產品價格將大幅下降。具有良好的臨床用藥效果,而價格又下降,必將帶來用藥量的大幅增長。
此外,由于高血壓容易引起并發癥,而且一般的高血壓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可能在患有高血壓的同時還有其他病癥,在這種情況,單一的降壓用藥的療效就會有限,而復方制劑則能較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從實際臨床效果看,復方制劑的療效優于單方劑型,副作用相對較少且輕,已是今后臨床上的發展方向,
由于我國抗高血壓藥物行業具有廣闊前景,這吸引了眾多企業的蜂擁而入,但和全球跨國公司相比,國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資金量不足,導致企業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較弱,生產技術和裝備水平先進度不高,市場開發能力和管理水平較弱,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國內多數抗高血壓藥物的生產缺乏規模化、集約化,同一品種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低水平重復生產現象嚴重。
2010年以來,多個沙坦類產品專利陸續到期,尤其是2012年,美國和歐洲市場將有4個產品專利到期。到2014年,全球將有近200億美元的沙坦類專利到期,其中包括60億美元的纈沙坦、30億美元的厄貝沙坦等,這也給我國仿制藥企業敞開一個廣闊的市場。
今年我國新出臺的《醫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將抗高血壓藥物納入重點開發的化學產品之列,鼓勵企業抓住專利到期的機會,加快通用名藥新產品開發。
醫藥行業首先是技術密集型行業,隨著藥品創新和生產技術的發展,對藥品的功能和質量要求日益提高。醫藥生產企業必須擁有較強的技術力量和技術儲備,建立技術中心,加大產品的研發投入,不斷開發新技術、新藥品和新工藝,以滿足市場要求。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