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酒店高在哪?
日前,綠地國際酒店管理集團正式發布自主酒店品牌,“鉑瑞Primus”和“鉑驪Qube”,正式進軍國內高端酒店行業。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到2025年,中國酒店業規模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酒店房間數量屆時可能達610萬間,高星級酒店成為供應的重點。巨大的發展空間吸引著國內外企業紛紛入場,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國內高端酒店與其一味高速擴張,將精力投入到對硬件的建設方面,不如加強對自身軟實力的開發,切實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此才有可能打造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端酒店品牌。
五星酒店將超1000家
我國旅游業發展迅速,2011年,全國旅游業總收入達到1.57億美元。相應的酒店業也隨著旅游業快速發展,數據顯示,中國現有五星級酒店600多家,預計2015年將突破1000家。
“中國高端酒店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柏思遠表示。
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規定,旅游業作為國家戰略性產業,收入將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長。國家旅游局預計,2012年國內旅游人數將達到29億人次,至2015年將達到33億人次。
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國內休閑旅游,尤其是度假旅游市場的快速發展,這也為中國酒店市場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而且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費者旅行和住宿方面的預算正在進一步增加,中國酒店面臨價格向上動力,進而傳導到經營預算,有利于高端酒店。
此外,國內大多數二線、三線城市仍然是酒店業投資的盲點。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15年中國富裕家庭數量將增至440萬戶,其中75%的增量將出現在一線城市以外地區,二三線城市顯現出來的經濟力量使得其成為高端酒店發展的地域增長點。
目前,如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的一些地級市,在經濟上頗具競爭力,市場對酒店的需求量也很大,原來僅有的那些低星級酒店已不能滿足本地市場的需求;對于地方政府來說,發展高星級酒店已經被視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任務,一個地級市,甚至一個縣、鎮有一家五星級酒店,將會提升其城市地位,對加速城市國際化進程和改善其投資環境大有裨益。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新增客房數量將達到72350間,2013年新增61182間客房,2014年新增40897間,2015年新增18070間,未來3-5年的新增供給量增長達到了16%,其供應將主要集中在高星級酒店。
由于前景可觀,國際酒店集團紛紛布局高端市場以求分得一杯羹。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喜達屋、希爾頓、萬豪等在內的主要十個品牌的國際高端酒店公司近5年將在國內開設不少于623家酒店。其中,已達30家酒店的希爾頓計劃在2014年擴張到100家,擁有超過百家酒店的洲際酒店集團依舊有百家簽約項目在建,國際酒店在國內的步伐毫無減緩的趨勢。
面對國際酒店品牌在高端酒店市場的攻城略地,國內不少本土企業紛紛覺醒,發力打造自己的高端酒店品牌。
除了近日綠地集團推出自主酒店品牌,商業地產大鱷萬達集團也成立了酒店管理公司,推出五星級酒店品牌“萬達嘉華”、超五星級“萬達文華”和頂級酒店“萬達瑞華”,第一批6家自主品牌酒店有望年內開業。而擁有“碧桂園鳳凰”及“碧桂園假日”兩大自主品牌的碧桂園,已開業五星級標準酒店30家,計劃到2013年自有酒店品牌超過50家。
另一方面,酒店企業也不甘居于人后,2010年錦江國際推出了J品牌,代表錦江系奢華酒店向全國擴張;今年現有7天酒店CEO鄭南雁透露,7天正在籌劃新的中高端酒店連鎖品牌“Mini五星”將進軍高端細分市場,第一家店有望年內推出;后有漢庭CEO季琦高調宣布,進軍高端酒店市場。
高端酒店:強在軟實力
速度快了,總有些東西會落在后面。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全國星級酒店數量整體年均增長率為6%,而五星級酒店數量的年均增長率超過15%,高端酒店的快速擴張背后是重硬件、輕軟件的發展模式。
近日,根據全國旅游星級飯店評定委員會(下稱“星評委”)公告,京津等地6家五星級飯店被“摘星”,另有3家五星級飯店被限期整改。
此次被摘牌的酒店包括北京世豪國際酒店、天津天保國際酒店、長春海航紫荊花飯店、遼寧大連海景酒店、四川加州花園酒店貴賓樓、廣東東莞銀城酒店6家,另外還有上海裕景大酒店、湖南同升湖通程山莊酒店、江蘇泰州賓館3家五星級飯店被要求限期整改。
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共取消星級飯店806家,其中五星14家、四星54家。
前瞻產業研究院酒店行業研究院羅娟表示,近年來,五星級酒店“重硬件、輕軟件”的發展方式早已成為詬病。國內高端酒店過快的擴張導致人力、管理都跟不上,尤其是一些三四線城市的服務和理念都難以達標,從而導致目前很多星級酒店達不到標準要求。
五星級酒店總體上硬件不遜于國際先進水平,但是軟件、管理、質量上是有差距的,部分五星級酒店只有四星甚至三星級的管理水平,一、二星級的質量效益。
與之相對應的是,在國外定位中端市場的外資酒店在國內卻華麗變身為高端品牌。
于年內首次引入在海外市場定位中端的“希爾頓花園酒店”品牌,擬在我國以高端酒店面貌出現;洲際酒店集團麾下的假日酒店在海外是經濟型酒店,但在中國區是四星級定位;豪生酒店品牌在海外是較為中端和大眾化的,在中國市場卻是清一色的五星級定位;甚至連在海外100%全部為經濟型酒店的最佳西方,在中國部分城市也推出了按四星級標準建設的高端酒店。
羅娟認為,國際品牌酒店重視服務質量,而高水平的服務質量不僅能夠為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為其再次光臨打下基礎,還讓顧客倍感尊榮,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而成熟的酒店管理和產品開發經驗也讓其極易在此前相對空白的中國市場贏得新的定位。
以洲際為例,為迎合“中國式”需要,洲際首度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了高端酒店品牌——華邑酒店及度假村。并表示,今后的開業計劃更多地偏向于高端酒店,而在服務上除了客房外,會更加偏向餐飲和娛樂方面。
此外,從技術層面來看,國外的酒店集團擁有全球網絡預定系統和其他高科技技術,擁有強大的市場營銷能力和集團價格優勢以及完善的服務系統;從人才層面來看,國際品牌富有競爭力的薪酬制度和員工職業生涯發展計劃吸引了大量優秀人才加盟,這讓國內高端酒店的建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國內高端酒店與其一味高速擴張,將精力投入到對硬件的建設方面,不如加強對自身軟實力的開發,在酒店的設計、品牌建設、設計理念、質量管理、人才的培養等方面借鑒一些好的管理集團的經驗,結合中國本土文化勇于創新,切實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此,才有可能打造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端酒店品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