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保險科技打破行業痛點【組圖】
我國互聯網保險經營主體包括傳統保險公司、互聯網中介平臺、第三方平臺以及專業互聯網保險機構等,從2012年開始迅速發展,2020年上半年,互聯網保險規模保費收入達到1766億元,其中人身險保費收入為1394.4億元,占比接近八成,滲透率為6.6%;財產險保費收入為371.12億元,滲透率為5.1%。當前保險科技在行業的運用僅集中于銷售環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打破行業痛點,需要將保險科技滲透到全產業鏈環節。
互聯網保險經營形式主題多樣化
互聯網保險是指保險機構依托互聯網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按經營形式可分為1)傳統保險公司信息化、2)專業中介平臺網銷、3)第三方電商平臺、4)網絡兼業代理、5)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2012年2月,原保監會公布第一批包括中民保險網等19家企業在內的獲得網上保險銷售資格的網站,互聯網保險公司中介網銷由此發展起來。
人身險高占比
2012年以來,互聯網保險行業呈現波動發展趨勢,2012年-2015年保費規模快速增長,其中2013年增長率達到187.6%;2016年-2018年,監管機構對保險產品進行專項清理,互聯網人身險保費下滑導致互聯網保險滲透率下降。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快速發展,客戶運用互聯網自主消費的意愿越來越強烈,保險公司也積極利用互聯網場景和數據資源,不斷進行產品創新。2018年之后,受益于百萬醫療等短期健康險的暢銷,互聯網保費再次快速增長。2020年上半年,互聯網保險規模保費1766億元,同比增長9%,其中人身險保費收入為1394.4億元,占比接近八成,滲透率為6.6%;財產險保費收入為371.12億元,滲透率為5.1%。
保險科技不止賦能銷售環節,破除行業長期痛點
目前互聯網保險更多效仿電商平臺的比價、場景、貨架等模式,實現險企-產品-客戶的透明化連接。如四家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無需在各地設立分支機構,便可直接在線上銷售特定品類的保險產品;傳統線下銷售需各地分支機構獲批開設網點。而通過保險科技賦能,銷售渠道僅為其中一個環節,未來保險科技將滲透到產業鏈的全部環節:產品設計、定價、營銷、核保、承保、風控、理賠、運營等,提升公司運營能力、風控水平,改善用戶體驗。
保險業要成為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目前中國保險市場上還存在諸多問題。如何解決行業內長期存在的痛點成為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隨著AI、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發展加速,保險行業迎來破局機遇。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首先分析了國內互聯網保險行業的發展環境,在此基礎上對國內當前互聯網保險行業的經營情況進行詳細地分析,并對互聯網財險與人身險各細分領域市場狀況做出具體地描述...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