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葡萄酒:貴不一定就對!
近年來,我國政府機構每年高達數以千億計的“三公消費”賬單一直為民眾所咬牙切齒,特別是某些“人民公仆”公款吃喝“只選貴的,不選對的”,不但證明了那幫酒囊飯袋的無德無良,更是證明了一個道理:“孫花爺錢不心疼。”
2011年,我國三公消費高達9000億元人民幣,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喝掉的,“三公消費”與酒類銷售相關系數高達0.98。有測算數據稱,中國全年的公務用酒量是每年喝一個“西湖”。如今,進口葡萄酒在中國的酒桌宴席上隨處可見,并已占據國內葡萄酒消費的30%以上。
洋葡萄酒加速涌入中國
葡萄酒在越來越多的地方取代了白酒的地位,成為地方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招待專用酒。政商務消費強大的“剛性需求”,必將帶動葡萄酒的消費。同時,政商務對葡萄酒的消費將會有一定的引領作用,間接推動了普通民眾對葡萄酒的消費。在中國,葡萄酒行業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朝陽產業。
數據顯示,從2005年開始,葡萄酒行業年均復合增速高達20%左右,人均消費量由1999年的每年0.14升提高到2010年的0.92升。2011年,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葡萄酒消費量上升21.5%,中國葡萄酒銷量趕超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費國。與此同時,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干邑市場,僅次于法國。起泡葡萄酒及白葡萄酒增長迅速,僅2011年,白葡萄酒在中國的消費量就增長了19%。
據國際葡萄酒與烈酒研究機構IWSR的統計,2011年中國的消費量位于世界第五,但預計到2020年,中國葡萄酒的消費將成為世界第一。
隨著國內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升級,在中國政府調低葡萄酒進口關稅、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下,進口葡萄酒在中國市場上風生水起,中國葡萄酒的消費也隨之暴漲。
2008-2011年進口葡萄酒增長情況及比重(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2011-2015年進口葡萄酒流通與投資市場深度調研與運營模式分析報告》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1年我國葡萄酒進口量為36.16萬千升,同比增長27.6%,進口金額達13.93億美元,同比增長80.9%。其中對“葡萄酒王國”法國的葡萄酒進口量更是連續多年以70%以上的比率狂熱增長。
另據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2011年統計數據表明,當年該省進口紅酒共計699批,總重量達6975.26噸,總金額達到3785.99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0.32%、67.71%和92.46%。
目前,中國葡萄酒商已經與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智利等7個國家的11家酒莊達成了聯盟,為中國進口葡萄酒提供了穩定的貨源。從2012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進口自新西蘭的葡萄酒實行零關稅,此舉必將刺激新西蘭葡萄酒大舉進入中國,進口葡萄酒的數量和金額有望保持快速增長。
據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的測算,目前我國進口葡萄酒的穩定消費人數約有1400萬人,預計到2015年,我國進口葡萄酒的消費人數將達到2500萬人;目前國內進口葡萄酒的市場規模約為500-600億元左右,預計到2015年,該規模將高達1200-1300億元左右。
葡萄酒投資:高收益伴隨高風險
在198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一瓶1787年的拉菲紅酒以10.5萬英鎊的高價拍賣,創下并保持了迄今為止最昂貴葡萄酒的世界紀錄與以往的頂級紅酒拍賣不同。2011年5月,法國拉菲集團推出的2008年份一箱12瓶裝的拉菲莊紅酒,發行價為1950英磅,兩個月后價格飚升至3500英磅,漲幅高達79%。
葡萄酒價格暴漲蘊藏著無數的商機,進口葡萄酒也成為中國投資者的新興投資品種。
目前,最受中國投資者青睞的進口紅酒,主要來自法國波爾多五大名莊的拉菲(Lafite)、拉圖(Latour)、瑪哥(Margaux)、木桐(Mouton)和奧比安(Haut-Brion),其中以拉菲最受歡迎。
除了現貨,期酒投資也在持續升溫。由于頂級葡萄酒“喝一瓶少一瓶”,且隨著時間推移,能留存下來的更顯珍稀,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葡萄酒價格走勢,使得期酒成為一種相對穩健可靠的投資。在國外,期酒已成是眾多葡萄酒投資者追逐的對象。以列名波爾多五大名莊中的瑪歌酒莊和拉菲酒莊2000年份酒為例,2001年期酒發售時約為每瓶300歐元,目前的市場價格已經上漲到900歐元。
從上海紅酒交易中心統計的現貨交易價格來看,2011年以來,各名莊紅酒價格繼續上揚。以2007年份拉菲為例,2011年8月最高價達到8950元/瓶,比2011年1月7700元/瓶的最高價增長了16.2%,而小拉菲近五個月時間內也增長了29.8%。
進口酒的發展,還推動了國內進口葡萄酒投資基金和信托產品的投資。
2011年8月23日,國內首只紅酒投資基金——鼎紅基金(Dinghong Fund)宣布獲批成立,募集10億元(約合1.56億美元)的資金,大部分用以投資法國波爾多(Bordeaux)和勃艮第(Burgundy)產區的紅酒。
在國外,基金投資葡萄酒早已出現。但近年來,國外葡萄酒基金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
目前,海外市場比較知名的葡萄酒基金多在歐洲,其中又以英國最多。以英國的Vintage Wine Fund為例,其規模達到1.15億歐元,年均收益率逾16%。又如英國Wine Asset Managers公司經營的The Fine Wine Fund,它以波爾多、勃艮第、羅訥、香檳等地的投資級酒品為標的,投資規模超過 1000萬英鎊,年均收益率15.39%,累計收益率更高達58%。
進口葡萄酒投資誘人的市場前景吸引了大量的進入者,國內的紅酒投資也快速升溫,但是,許多人只看到了紅酒投資的高收益,卻往往忽視了背后的風險。
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紅酒行業研究員吳朝瑜指出,中國市場上的進口葡萄酒和國產葡萄酒就有上千個品類,但真正具有收藏和投資價值的葡萄酒微乎其微,如果缺乏專業的鑒定能力就盲目投資,后果將不堪設想。
關于炒期酒,吳朝瑜也指出,在國外,期酒往往還沒正式出產,就已經被一些固定的酒商搶購一空,普通投資者只能在二級市場或者拍賣會上購買,而這時,這些葡萄酒的價格往往已經漲到原價的數倍。
由于我國現階段的葡萄酒消費仍然較低,國人對進口葡萄酒的認知嚴重不足,葡萄酒的收藏、投資等方面仍顯滯后,整個葡萄酒市場假冒偽劣泛濫,山寨產品橫行,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規和強有力的監管,因此,投資者更需擦亮眼睛,慎防風險。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