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裝專用車“中國制造”在崛起
改裝汽車,是指利用外購汽車底盤改裝各類汽車的制造活動,區別于對普通乘用車對外觀、性能上的非法改裝,它主要是指裝置有專用設備,具備專用功能,用于承擔專門運輸任務或滿足特殊作業需求而改造的車輛。
常見的改裝汽車主要有改裝客車、改裝半掛牽引車、改裝貨車、改裝專用作業車、改裝專用貨車如罐式車、混凝土運輸車、乘用車運輸車、集裝箱運輸車、石油專用汽車、具備軍事要求的特種車輛和改裝汽車如水陸兩用機動車輛、運送貨幣或貴重物資的“裝甲車”等。
改裝汽車的市場十分廣闊,被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如公路運輸、工程建設、油田、礦山、電力、電信、郵政、金融、醫療、環保、農業、水利、航空、航天、食品、公安、消防、司法以及國防建設等。
改裝汽車行業的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改裝汽車行業在汽車工業中的比重不斷加大。2011年改裝汽車的銷售產值占我國汽車工業總銷售產值的比重達到10.8%。
2006-2011年整車VS改裝汽車銷售值比重(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2011-2015年中國改裝汽車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3-2010年,我國改裝汽車制造行業產銷率均在96%以上,特別是最近三年,我國改裝車行業產銷率均在99%左右,銷售利潤和利潤總額同比增長均在20%以上。2011年1-9月,我國改裝汽車制造行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583.52億元,同比增長18.93%,產銷率高達98.87%,產銷銜接情況良好。
從車型結構來看,2011年上半年市場上占主要市場份額的還是傳統的廂式運輸車、倉柵式運輸車和工程車輛,分別占專用車市場份額的35%、32%和12%,其余用途的專用車輛占21%的市場份額。
“十一五”期間,我國成為改裝汽車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改裝車產品達到6000個品種,全國三大掛車生產商中集、蛇口和廣東明威占據了亞洲48%的半掛車市場份額,其中中集車輛集團年產掛車達110000輛,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掛車企業,產量幾乎是歐洲總產量的兩倍還多。
2011年改裝汽車制造行業主要出口產品結構(單位:%)
數據來源: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2011-2015年中國改裝汽車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2011年1-11月,我國改裝車行業進出口總量為983331輛,其中進口317667輛,出口665664輛,行業進出口總額為182.15億美元,實現貿易逆差96.79億美元。2011年1-11月,我國改裝車的進出口規模高于上年全年,增幅放大但貿易逆差也同時擴大。
此外,我國雖已經成為世界改裝車出口大國,但我國出口的改裝車大多是低端產品,技術含量低,與世界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目前,國外主要發達國家改裝汽車保有量占載貨汽車保有量的比例已達到65%左右,而我國尚不足25%,且發達國家改裝載貨車年產量占當年載貨車總產量的50%以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用車分會編制的《專用汽車“十二五”發展規劃》指出,到“十二五”末,我國卡車專用化率將達70%,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改裝車行業研究員劉瑞柏指出,隨著世界改裝車市場的日益發展,改裝車行業呈現出輕量化、底盤專用化、零部件專業化和節能環保等趨勢,我國改裝車企業應順應市場發展趨勢,大力增強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嚴格保證產品質量,完善售后服務,積極培養專業人才,為提高我國改裝車行業的全球競爭力和滿足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不懈努力。
雖然受到國內工業投資建設減速的負面影響,但影響程度有限。長期來看,城市化、新農村建沒、基礎設施建設等對改裝車的新增需求和更新需求較大,改裝汽車行業發展前景廣闊,預計2012年改裝汽車制造行業仍將保持10%左右的快速增長。
劉瑞柏認為,我國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給工程類專用汽車帶來極大的需求空間和市場增量,高等級公路建設總量依然巨大,這將帶動修建公路的工程車輛、維護公路的特種作業車輛、公路運營車輛的快速發展。
此外,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功能的提高,對建筑、環衛、園林、電力、通信、公安、司法、機場、金融以及各類商業運輸等城市建設和服務方面的專用汽車將產生較大的需求;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也將極大帶動廂式汽車、保溫、冷藏汽車、半掛廂式汽車等專用汽車的快速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