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有望迎來上市春天
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漢書•酈食其傳》
吃喝歸屬于餐飲,它不僅僅是生活內容,更是社會、經濟、政治等各方面的內容。
民以食為天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個小問題,吃飯也是個大問題。它事關小至個人的身體健康,大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吃飯問題解決好了,民生就有了穩固的基礎;吃飯出現問題,就會帶來一系列的麻煩。
吃不僅僅是生活內容,它還是社會、經濟,政治的內容。
“吃”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要有足夠的食物,即吃得飽;第二個層次是要吃得好,即美食;第三個層次就是要吃得好,即健康。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基本解決溫飽問題,“有得吃”已不成問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已經不滿足于能吃飽了,所以,吃美食、吃得好也成為人們新的追求,隨即,中國的八大名菜的魯、川、粵、閩、蘇、浙、湘、皖菜館在全國遍地開花。當鮑魚魚翅都不再稀罕的時候,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問題凸顯,一系列的所謂“現代病”、“文明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接踵而至,且發病率逐年提高。健康飲食成為人們更高的追求。
近年來,中國餐飲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連續20多年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餐飲業已經成為我國第三產業的一個支柱行業。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餐飲業零售額從1978年的54.8億元到2010年的1.76萬億元,零售額增長320多倍,人均餐飲消費額也增長了200多倍;今年1-8月,我國共實現餐飲消費額12923.0億元,同比增長16.4%,顯示強勁的增長勢頭。
前瞻產業研究院餐飲行業研究員郭雪麗認為,目前我國飲食行業的競爭,已由單純的價格競爭、產品質量競爭,發展到產品、服務與企業品牌的競爭,文化品位的競爭;由單店競爭、單一業態競爭,發展到多業態、連鎖化、集團化、大規模的競爭;由在本地發展走向外地發展,由小城市向大中城市發展,由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區發展,也有的是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由西部向東部延伸。
“此外,隨著大量外資餐飲企業和洋品牌的食品進入我國,國內餐飲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郭雪麗說。
餐飲業的“引進來”和“走出去”
餐飲業是我國較早放的行業。國際知名餐飲企業的不斷涌進,對我國餐飲業的經營理念、服務質量標準、文化氛圍、飲食結構、從業人員素質要求等產生了深刻影響。可以預見,未來我國餐飲行業競爭局面激烈仍將維持。
以麥當勞、肯德基為代表的西式快餐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在保持其原有特色的同時,抓住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口味,生產出一系列本土食品。如肯德基推出的“老北京雞肉卷”、“粟米棒”、“榨菜肉絲湯”、“四季鮮蔬”、“川香辣子雞”等產品,都是在圍著中國人的口味打轉。及時把握大眾消費潮流,加速推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產品,這也洋品牌領先于中式餐飲的重要原因。西式快餐融入中國本土文化,而本土化的產品并沒有削弱和影響洋品牌的形象,相反,還成為其占領市場的一個優勢。
麥當勞從1990年在深圳開設中國第一家麥當勞餐廳至今,在中國已擁有1100多家餐廳,遍布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域,員工人數超過6萬人,其中99.97%是中國員工。
此外,擁有“肯德基”、“必勝客”、“東方既白”、“必勝客宅急送”等知名品牌并持有“小肥羊”93.2%股權的餐飲巨頭百勝集團,在成功把肯德基和必勝客歡樂餐廳引入中國后,還創立了“必勝客宅急送”這個專業外送品牌。此外,百勝還將“本土化策略”發揮到了極致——現在百盛集團正在將其研發的中式快餐向全中國乃至全球進行推廣,如“老北京雞肉卷”、“四季鮮蔬”、“烤翅”、“芙蓉鮮蔬湯”等。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4月,百勝集團在中國擁有超過3200家肯德基餐廳、500多家必勝客餐廳、100多家必勝客宅急送及20家東方既白餐廳,員工人數達30余萬,2010年營業額為336.00億元人民幣。中國成為百勝集團發展最快、增長最迅速的市場。
國內餐飲產業由于走出國門、跨國經營的企業還不多,中餐在海外發展的主要顧客群還是華人華僑,中餐也是當今世界華人經濟的支柱行業之一。但由于中餐要求品種多,烹制工藝各異,季節變換對飲食產生不同要求,故中餐無法像麥當勞、肯德基那樣標準化、工廠化,所以其“走出去”之路就顯得步履艱難。
經歷30余年的發展與市場競爭,我國餐飲業發展已經進入了投資主體多元化、經營業態多樣化、經營模式連鎖化和行業發展產業化的新階段,行業的發展勢頭強勁。截止2011年8月,我國餐飲業實現銷售收入12923億元,同比增長16.3%。
餐飲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市場大、增長快、影響廣、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特點而廣受重視,也是發達國家輸出資本、品牌和文化的重要載體。各路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的介入,更是助長了這一趨勢。
餐飲業有望迎來上市春天
11月30日,央行宣布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自08年12月以來首次下調。同日,美聯儲攜五大央行聯合救市,歐元飆升,歐美主要股指大幅收高。12月1日,滬深股市大幅高開,滬指開盤即漲2.53%,深成指漲2.92%,港股恒指更是高開5.81%,政策面和資本市場均傳遞出較為積極的信號。
根據商務部發布的《全國餐飲業發展規劃綱要(2009-2013)》要求,我國將加大投入,支持全國性餐飲產業化基地、餐飲原料基地、餐飲工業化基地和餐飲人才基地的建設等,積極搭建中小餐飲企業融資平臺,鼓勵一批優質餐飲企業率先登陸資本市場,到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3.3萬億元;培育100家營業額超10億元的品牌餐飲企業集團,吸收就業2500萬人。
截至目前,我國有各類餐飲企業數萬家,部分企業已相當規模,經營狀況良好,但在資市場上卻仍處于起步階段,已上市的餐飲企業僅有全聚德、湘鄂情、味千拉面、小肥羊、西安飲食、鄉村基等6家,其中3家在深圳A股,家在香港市場,1家在美國紐約。
1997年4月,西安飲食登陸A股,成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餐飲企業。2008年6月12日,內蒙古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首個在香港上市的內地餐飲企業。據了解,目前小南國、狗不理、俏江南、廣州酒家、順峰集團等正積極籌備上市。
中國餐飲企業在深港兩市上市狀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1-2015中國餐飲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全球主要股指均大幅下挫,資本市場難掩蕭條,各類投資機構也紛紛收縮戰線、縮減投資金額,但唯獨對餐飲業的投資激情不降反升,仍在積極布局中國的餐飲業。
我國部分餐飲企業引入風險資本的狀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1-2015中國餐飲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前瞻產業研究院餐飲行業研究員郭雪麗認為,PE和VC的參與將會促進我國餐飲企業的轉型發展,傳統餐飲企業將加快向現代餐飲轉化,連鎖經營有望快速發展,特色經營將更加突出,創新經營、品牌營銷的力度持續加強,管理與人才的作用將日益凸顯。
“我國餐飲市場規模龐大,發展前景廣闊,待經濟回暖后,國內餐飲企業或將迎來上市春天。PE和VC總是要創造機會獲利退出的。” 郭雪麗指出。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