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競爭分析 行業增速放緩,市場競爭相對寬松【組圖】
近年來,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金融監管環境趨嚴、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我國融資租賃行業企業數量、注冊資金和租賃合同余額增速均明顯放緩。
租賃企業數量整體保持較快增長
從目前已在公開市場發行債券的租賃企業來看,租賃業務新增投放量減少,租賃資產規模增長乏力,融資成本上升,盈利水平呈下降趨勢。另一方面,租賃企業融資渠道和資本補充渠道逐步拓寬,資本保持充足水平,融資租賃行業整體發展態勢較好。另一方面,與發達國家租賃市場相比,我國融資租賃行業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市場滲透率遠低于發達國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和市場潛力。
從企業數量來看,近年來我國租賃企業數量整體保持快速增長,但2018年以來增速明顯放緩;截至2019年9月末,全國租賃企業總數約為12073家,其中金融租賃公司70家,內資融資租賃企業399家,外資融資租賃企業11604家。
三類租賃企業中金融租賃公司準入門檻最高,審批難度也最大,因此數量最少,增速也相對較慢。外資租賃數量遠超其他租賃企業,一方面是由于外資租賃的審批部門由商務部下放到注冊地省級商務部門后,審批較為便捷;另一方面其注冊門檻較低,2015年以后其最低注冊資本金的要求亦被取消,且部分地區對外資租賃發放補貼,使得其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此外,近年來自貿區改革試點,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其數量的增長。內資租賃則是在商務部、稅務總局陸續將11個自由貿易區的內資租賃審批權限下放后,呈現了快速增長的態勢。
截至2019年9月末租賃企業注冊資金達33309億元
從注冊資金來看,在租賃企業數量高速增長的同時,注冊資金總量也快速上升,但2018年以來增速亦明顯放緩。其中,外資租賃由于數量上的優勢,總注冊資金占比最高;金融租賃公司由于大多為銀行系,母公司背景實力雄厚,平均注冊資金較高,雖然公司數量最少,但總注冊資金與內資租賃相當。截至2019年9月末,我國租賃企業注冊資金合計33309億元,其中金融租賃公司2292億元,內資租賃2134億元,外資租賃28883億元。
從業務合同余額來看,盡管外資租賃在數量上遠高于內資租賃和金融租賃公司,但三類租賃企業合同余額占比基本接近。從業務合同增速來看,2018年以來明顯放緩,主要是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金融強監管以及監管職能劃轉的背景下,一方面租賃企業融資難度加大,另一方面部分租賃企業根據監管導向主動進行業務轉型,回歸租賃本源,導致業務規模增速有所下滑。截至2019年9月末,我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總量為6.68萬億元,較2018年末僅增長5.20%。其中金融租賃合同余額2.52萬億元,占比37.65%;內資租賃合同余額2.09萬億元,占比31.29%;外資租賃合同余額2.08萬億元,占比31.06%。
行業競爭相對寬松
近年來,我國融資租賃行業較快發展。但目前與發達國家租賃市場相比,我國融資租賃行業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市場容量較大,競爭也相對寬松。目前,按照股東背景差異劃分,租賃企業可分為銀行系、專業化的廠商系和獨立第三方系。
其中,銀行系主要為金融租賃公司,其特點是依托于銀行股東,具有資金實力雄厚、融資成本低、客戶群體多等優勢,其業務發展一般定位于交通、船舶、大型設備制造業等大資產類行業;但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由于普遍缺乏成熟的融資租賃業務能力,因此其業務模式多為“類信貸”的售后回租,業務“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廠商系租賃主要股東為設備制造廠商,其特點是擁有系統內的客戶資源和技術優勢,業務開展集中于系統內部及上下游客戶,在機械、醫療、汽車、電力設備等特定行業領域具有較為豐富的專業經驗和競爭優勢,業務模式多為直租;但廠商系租賃受制于系統內產品體系和客戶,服務對象通常較為單一。獨立第三方系租賃股東多為大型外貿、物流、綜合型集團企業,其特點是依托于股東的資源,定位于印刷、醫療設備、教育、工程機械等行業的中小企業,行業分布較為廣泛,業務模式相對靈活;但獨立第三方系租賃通常資本實力相對較弱,市場定位不明確,融資渠道較為單一。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融資租賃行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作為集融資與融物、貿易與投資于一體的現代交易方式,融資租賃業近十年來在中國實現了長足發展,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2017年,全國融資租賃業呈現出穩健發...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