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精品久久久_m麻豆传媒映画_激情久久久久_久久爆操_久久在草_亚洲a久久

報告服務熱線400-068-7188

疫情陰霾終將散去 屆時湖北省及武漢市經濟如何逐漸回暖?(附歷年湖北省、武漢市產業數據)

分享到:
20 朱琳慧 ? 2020-02-25 10:00:26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E13597G0

冠狀肺炎疫情防控陸續迎來好消息,各地陸續復工復產

2020年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國蔓延,舉國上下共同抗擊疫情,為避免人口大規模流動和聚集,采取了居家隔離、延長春節假期等防控措施。《國際衛生條例》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

冠狀肺炎疫情在春節期間快速蔓延,全國各地展開“防控”行動,在全球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醫護人員和相關服務人員奮戰在一線抗戰疫情,全國人民也力所能及地在春節期間“待在家里為社會做貢獻”,隨著時間的推進和有效隔離,雖然疫情感染人數仍然居高,但近期陸續迎來較多好消息。

圖表1:冠狀肺炎疫情防控陸續迎來好消息

從2020年2月10日起,除湖北省外全國各地陸續按下復工復產鍵。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全國正在迎來農民工返崗潮。據交通部2月15日公布的最新數據,農民工返程客運量約為3億人次,到目前已經返程約8000萬人次,到2月底將要返程約1.2億人次,3月以后返程約1億人次。

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顯示,2月20日,全國熱門遷入地(目的地)排名前10位的分別為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貴州省、山東省、四川省、湖南省、河南省、福建省、云南省、安徽省和河北省。其中,廣東省遷入量占比最高,達19.02%。總體來看,珠三角、長三角地區開工更積極。

長三角地區正在抓緊解決用工問題。溫州、嘉興、舟山、臺州等“包郵區”城市,對返工人員推出“包郵”政策,鼓勵企業包車接回外省員工。

圖表2:2020年2月20日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全國熱門遷入地

除湖北省外,目前全國其他30個省份均已部署安排企業復工復產。截至17日,湖南省1648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已有7590家復工,復工率46%,累計到崗73.8萬人;6645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中,已有2780家復產,復工率41.8%,到崗24.7萬人。其中,93.9%的藥品醫療單位已營業、59.5%的農貿市場已開業、97%的超市已開業。

從在建省重點建設項目來看,已有110個項目復工,復工率63.6%。其中,張吉懷鐵路、常益長鐵路、長益高速擴容等重大交通項目已復工;“5個100”中重大產業項目已復工76個,復工率64%,預計到2月底可超過80%。

各地鼓勵開工復工的企業以有條件的規模以上企業為主,其中多地規上企業復工率都已經超過四到五成,江蘇、山東等地則達六到七成。

此外,各地國企復工率普遍較高,基本都可達七到八成。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15日,96家中央企業所屬2萬余戶主要生產型子企業(不包括商貿、金融、地產等類別的企業,建筑施工企業按建設項目單獨統計)復工率達到81.6%。。一些重要的基礎保障行業復工率更高,石油石化企業復工率達到96.8%,電網、發電企業復工率達到83%;鋼鐵企業主要子企業全面開工;機械裝備制造企業(不包括汽車)復工率達到88.1%。

圖表3:基礎保障行業復工情況(單位:%)

在疫情逐漸控制和各地企業復工復產的背景下,經濟有望逐漸回暖。恒大研究院任澤平等人的《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與政策建議》的研究結論,對我國未來GDP大環境發展可能性作出如下預測,樂觀估計2020年中國全年GDP增速約5.4%。

圖表4:疫情對經濟影響(2020年GDP增速)的三種可能性(單位:%)

冠狀肺炎疫情較為嚴重的湖北省,尤其是武漢市,疫情發展雖然在逐漸控制,但是整體仍然處于較大風險當中,企業復工復產暫時無望,而滯留在湖北地區的人口也無法流出。在全國經濟逐漸回暖的背景下,湖北省仍然處于較為艱難的處境。本文通過對湖北省、武漢市的經濟結構、產業數據等進行分析,期望能通過各組數據挖掘其產業特征,能給予湖北省相關業內人士一些可參考的意見。

湖北省經濟地位:占全國GDP比重約4.4%,經濟增速較快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湖北省統計局數據,2012-2018年湖北省GDP總量逐年增長,2018年約39366.6億元。2012-2017年,湖北省占全國GDP比重也逐年攀升,從2012年的4.12%增加至2017年的4.45%;2018年有所下滑,下滑至4.37%;近三年比重在4.4%上下波動。

圖表5:2012-2018年湖北省GDP總量及占全國比重情況(單位:億元,%)

對比中國GDP增速和湖北省GDP增速來看,2012-2018年湖北省GDP增速均高于全國整體水平,湖北省經濟處于穩步高速發展進程中。按照常規預期,2020年湖北省經濟地位有望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提高,但此次疫情帶來的困境使得湖北省經濟面臨一定的困局。

圖表6:2012-2018年湖北省GDP及全國GDP增速對比(單位:%)

湖北省人口情況:城鎮化比率不斷提高,人口體量與經濟地位相匹配

2012-2018年湖北省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城鎮化比率逐年提高。2018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5917萬人,其中,城鎮3567.95萬人,鄉村2349.05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0.3%。

圖表7:2012-2018年湖北省常住人口構成情況(單位:萬人)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湖北省統計局數據,對比湖北省常住人口占全國比重、湖北省GDP占全國比重兩組相對量數據,2014年之前,湖北省人口比重稍高于經濟地位,2014年之后,經濟快速發展,湖北省GDP占全國比重稍高于人口比重。但綜合來看,比重均在合理范圍里小幅波動,湖北省經濟地位與常住人口比例較為匹配。

圖表8:2012-2018年湖北省常住人口占全國比重與經濟地位對比(單位:%)

湖北省產業結構:二、三產業并重發展,第三產業拉動效應顯著

從1978-2018年湖北省的一、二、三產業構成來看,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第二產業占比波動較為平穩,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地位驟變,第一產業占比大幅下降;三次產業結構由1978年的40.47∶42.19∶17.34調整為2018年的9.01∶43.41∶47.58。

2018年,湖北省完成生產總值39366.55億元,增長7.8%。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3547.51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7088.95億元,增長6.8%;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8730.09億元,增長9.9%。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1%、6.5%、6.1%、5.0%、6.3%、15.4%。

圖表9:1978-2018年湖北省一、二、三產業結構(單位:%)

對比湖北省經濟地位與各產業占全國比重,2018年,湖北省GDP占全國比重為4.37%,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全國比重為4.67%,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全國比重為4.67%,第三產業比重為3.99%。換句話來說,從全國視角出發,湖北省的產業結構還有待進一步優化,第一產業貢獻度偏高,第三產業貢獻度偏低。

圖表10:2018年湖北省經濟地位與各產業增加值占全國比重對比(單位:%)

接下來,再回到湖北省自身經濟發展來看,第三產業的發展對湖北省的經濟發展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結合湖北省統計局的“三次產業貢獻率”和“三次產業拉動率”兩項指標,2018年,湖北省第三產業的貢獻率為56.50%,第三產業拉動率為4.40%,均占據主導地位。

圖表11:2018年湖北省三次產業貢獻率和三次產業拉動率(單位:%)

注:產業貢獻率指各產業增加值增量與GDP增量之比,三次產業貢獻率和為100%;三次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拉動指GDP增長速度與各產業貢獻率之乘積,三次產業拉動率的和為GDP增長率。

湖北省城市經濟:經濟體量斷層顯著,民營經濟主導

——差異性:經濟體量斷層顯著,武漢市GDP占比約37.7%

通過對比湖北省各城市的GDP及產業結構特征發現:

第一,湖北省各城市之間經濟體量存在較大差距,斷層較為明顯,排名第二、第三的襄陽、宜昌的GDP不及排名第一的武漢的零頭;2018年武漢市GDP為14847.29億元,占GDP比重約37.7%。

第二,城市之間的產業結構各異。值得注意的是,僅武漢市、恩施州、神龍架三地的第三產業占比高于第二產業,其余城市均是第二產業占比高于第三產業。

圖表12:2018年湖北省各城市經濟體量及產業機構(單位:億元,%)

——一致性:民營經濟發揮重要作用

從湖北省各城市的民營經濟地位來看,2018年湖北省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為21924.6億元,占GDP比重約55.69%,民營經濟在湖北省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結合各城市的民營經濟發展情況來看,武漢市作為湖北省的省會城市、核心城市,民營經濟體量也居于各城市之首,2018年武漢市民營經濟增加值為6336.50億元;但從相對量來看,武漢市的民營經濟貢獻度卻在全省各城市占武漢市GDP比重最低,約42.68%。

圖表13:2018年湖北省各城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及GDP貢獻度(單位:%)

第一產業:農業占據主要地位,尤其是糧食行業

湖北省第一產業(農林牧漁)中,農業占據主要地位。2018年,湖北省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547.51億元;其中,農業增加值為2008.90億元,占比超50%;牧業為736.19億元,占比約20.75%;漁業增加值為673.80億元,占比約18.99%;林業增加值為128.63億元。

圖表14:2018年湖北省第一產業中各產業增加值構成(單位:億元,%)

注:圖中不包括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業(2018年增加值為186.11億元)。

湖北地處華中地區,自古就有“千湖之省“、”江漢魚米鄉”的美譽,是全國最大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湖北主產農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籽、花生、甘蔗、烤煙等。2018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為7952.90千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達4847.01千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60.95%,糧食產量為2839.47萬噸。

圖表15:2018年湖北省農業種植及產出基本情況(單位:千公頃,萬噸)

第二產業:工業和建筑業穩定增長

第二產業指需要經過加工從自然界獲得的原料,以生產新產品的產業。如工業(制造業)、建筑業等。

——工業:重工業為主,支柱產業突出

湖北省的工業發展偏向重工業,2018年重工業總產值為2.99萬億元,輕工業總產值為1.58萬億元。根據湖北省統計局數據,2018年湖北省有15大制造業的產值過“千億”,包括汽車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紡織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金屬制品業 、通用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 、專用設備制造業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和食品制造業。

湖北省支柱產業較為突出,汽車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四大產業的產值超過3000億元。2018年,湖北省汽車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1490個,產值高達7289.38億元,創造42萬就業崗位。

圖表16:2018年湖北省工業發展基本情況(單位:億元,個,萬人)

圖表17:2018年湖北省“千億產值”制造業基本情況(單位:億元,個,萬人)

注:按照工業總產值降序排列。

匯總2018年湖北省規模企業工業企業主要工業品產能如下圖。疫情結束,政府應要及時跟進企業復工情況,并制定政策給予大力扶持,盡快并盡可能提高主要工業企業的產能利用率。

圖表18:2018年湖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能力

結合各城市的具體情況,武漢和襄陽的工業企業數量和平均就業崗位占全省的比重均超過10%,是未來疫情結束后經濟回暖的重點關注地區。武漢工業企業人員年平均數量超80萬人,占全省比重超25%;襄陽工業企業人員年平均數量超36萬人,占全省比重超11.48%。

圖表19:2018年湖北省各城市工業企業數量和平均從業人員數量(單位:萬人,個,%)

注:按照工業企業平均從業人員數量降序排列。

——建筑業:高速發展,武漢市建筑業產值占全省比重超60%

除2015年外,2008-2018年,湖北省建筑業產值高速發展,房屋施工面積穩步提高。2018年湖北省建筑業產值近9萬億元,房屋施工面積達15133.87萬平方米。結合各城市的建筑業發展情況來看,武漢市是湖北省的建筑業高速發展的主要支撐,2018年武漢市建筑業產值占全省比重約60.75%。

圖表20:2008-2018年湖北省建筑業產值及房屋施工面積變化情況(單位:億元,萬平方米)

圖表21:2018年湖北省各城市建筑業產值及占全省比重(單位:億元,%)

第三產業:細分行業百花齊放,但發展進程各異

——運輸業:九省通衢地位穩固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湖北省客運量約98350萬人,占全國比重為5.48%;旅客周轉量約1258.91億人公里,占全國比重為3.68%;貨物量約204307萬噸,占全國比重為3.97%;貨運周轉量為6675.5億噸公里,占全國比重為3.26%。可以看出,無論是客運還是貨運都偏向短途運輸。

從運輸渠道(鐵路、公路和水路)來看,湖北省作為九省通衢的地位在公路運輸上最為突出,客運量占全國比重為5.92%,旅客周轉量占全國比重為4.89%,貨運周轉量占全國比重為4.12%,貨物周轉量占全國比重為4.15%。

從運輸標的(客運、貨運)來看,湖北省市全國重要的客運中轉中心,圖中客運的五角星數量顯著高于貨運。

圖表22:2018年湖北省運輸行業及在全國的地位(單位:萬人,億人公里,萬噸,億噸公里,%) ——餐飲住宿行業:需求有待進一步釋放

2018年,湖北省規模以上餐飲行業營業額為284.58億元;其中,正餐服務行業營業額為210.83億元,占比74.08%;其次是快餐服務營業額為45.91億元,占比16.13%;外賣服務營業額僅10.34億元。

楚文化是荊楚大地的根,楚菜是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載體。2018年7月,湖北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楚菜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 ,力爭到2020年,全省餐飲業營業額超過3500億元,年均增長14%,創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文化氛圍濃郁的美食名城(鄉)、名街、名企、名店、名菜、名點;到2025年,打造萬億楚菜產業,將湖北省建設成為以荊楚文化為底蘊、美食之都(鄉)為載體、特色楚菜為標志、滿足多元消費需求、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力和良好美譽度的美食強省。而2018年規模以上餐飲業營業額僅284.58億元,距離3500億元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需求有待進一步釋放。

圖表23:2018年湖北省餐飲行業細分產業結構(單位:%)

2018年,湖北省規模以上住宿行業營業額為133.22億元;其中,旅游飯店行業營業額為85.71億元,占比64.34%;其次是一般旅館營業額為43.60億元,占比32.73%;名宿營業額僅0.08億元。

圖表24:2018年湖北省住宿行業細分產業結構(單位:%)

——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增速高于制造業

湖北省的高新技術產業主要集中在電子信息產業、先進制造行業、新材料行業、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行業。

2018年,湖北省“四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為6542.91億元;其中,高新服務業增加值1229.81億元,同比增加16.9%;高新制造業增加值為5313.10億元,同比增加11.2 %;高新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顯著高于高新技術制造業。

圖表25:2018年湖北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及增速(單位:億元,%)

——其他行業:產業發展進程各異

湖北省各服務行業發展進程各異。以進出口行業為例,湖北省的進出口總額、出口總額占全國比重均不足1.5%,與其經濟體量地位相差甚遠,這與湖北省內陸的地理位置有關;從外商投資來看,湖北省產業投資前景和投資機會廣闊,2018年實際外商投資額為119.41億美元,占全國比重為8.85%。

湖北省基礎配套設施(教育、醫療等)仍有待完善。以教育行業為例,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數量為128所,中等職業學校270所,普通中學2597所,小學5396所,幼兒園8273所;普通高等學校在校人數為143.59萬人,占全國比重5.07%,處于全國領先行列中,但仍有待完善。以醫療行業為例,2018年,湖北省醫療機構數量為996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4821所,專業公共衛生機構504所;衛生技術人員41.08萬人,每千人醫生數量2.57人。隨著這次以武漢為中心冠狀肺炎疫情的爆發,湖北省乃至全國整體醫療資源嚴重不足、醫療配套較為落后等問題逐漸顯露,未來,無論是從醫療硬件設施還是在專業人才培養上均亟待加強。

圖表26:2018年湖北省第三產業相關基本情況(單位:億美元,萬人,萬張,%)

湖北省產業特征總結

通過前文的分析,將湖北省的產業特征總結為下圖。

圖表27:湖北省產業特征總結

疫情結束后,湖北省各產業如何高質量快速發展?

湖北省(武漢市)的冠狀肺炎防控和治療仍處于“攻堅期”,確診人數仍位居高位,戰勝疫情仍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但隨著科研力量的不斷投入、醫護人員等在一線與病毒的抗爭與守護、全國人民積極配合防控工作、企業跨行轉型生產防護物資、全球的愛心馳援等社會各界的努力下,疫情一定會結束,也必須結束。

那么,疫情結束后,遭受重創的湖北省經濟如何回暖?各產業如何高質量快速發展?這也將是未來將要面臨的一大難題。通過對湖北省各產業數據和產業特征分析,湖北省經濟快速回暖需要重視以下問題,匯總如下圖。

圖表28:湖北省經濟快速回暖需重視的問題

附:《湖北省“一芯兩帶三區”布局產業地圖》

《湖北省“一芯兩帶三區”布局產業地圖》分為三部分,即湖北省“一芯兩帶三區”總體產業格局圖、湖北省“十大重點產業 ”布局圖、百家產業集群分布圖。從產業和區域兩個維度,21張產業地圖全景式、可視化呈現,描繪了全省制造業發展“現狀圖”,勾勒出全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圖”。

總體產業格局圖中,“一芯”依托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和十大重點產業,大力發展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成長型產業,打造一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兩帶”以長江、漢江為紐帶,打造長江綠色經濟和創新驅動發展帶、漢孝隨襄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帶;“三區”圍繞區域協同與產業集聚,推動鄂西綠色發展示范區、江漢平原振興發展示范區、鄂東轉型發展示范區競相發展,形成全省東中西三大片區高質量發展。

——“一芯”

圖表29:《湖北省“一芯兩帶三區”布局產業地圖》(一)

——十大重點產業布局

1、集成電路產業:以武漢為核心發展區,建設武漢國家存儲器基地、武漢光谷集成電路產業園。以襄陽、宜昌、黃石、荊州、黃岡、隨州、潛江、天門為發展區,重點布局光通信芯片等。

2、地理空間信息產業:鼓勵地球空間信息及應用服務產業,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發展。

3、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依托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輻射帶動荊州、鄂州、潛江等地區。

4、智能制造:以武漢、襄陽、宜昌為核心區,重點發展激光、人工智能、機器人等;以黃石、黃岡、荊州、孝感、隨州為發展區,重點發展高端數控機床等智能裝備。

5、汽車產業:在武漢、襄陽、十堰、黃岡、宜昌、孝感、隨州、荊州等地布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在武漢、襄陽、十堰、孝感、荊州、潛江等地發展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等。

6、數字產業:在武漢集中發展數字基礎平臺、數字共享、數字應用產業;在宜昌、襄陽、黃石等地開展云計算、大數據、軟件服務等示范應用。

7、生物產業:在武漢布局發展生物全產業鏈;在宜昌布局生物制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等,建設國家仿制藥生產基地。

8、康養產業:形成以武漢為核心樞紐的大健康服務網絡體系和健康食品生產體系。

9、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在咸寧、宜昌、恩施等地區進行核電、頁巖氣新能源開發等等。

10、航空航天產業:以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為核心,輻射推動航空航天產業集聚發展。

——“兩帶”

圖表30:《湖北省“一芯兩帶三區”布局產業地圖》(二)

——“三區”

圖表31:《湖北省“一芯兩帶三區”布局產業地圖》(三)

——湖北省重點成長產業集群

圖表32:《湖北省“一芯兩帶三區”布局產業地圖》(四)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p2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

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產業咨詢領導者,專業提供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升級轉型、產業園區規劃、可行性報告等領域解決方案,掃一掃關注。

前瞻數據庫
企查貓
作者 朱琳慧
資深產業研究員、分析師
4080538
關注
476
文章
118
前瞻經濟學人App二維碼

掃一掃下載APP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趨勢的人

研究員周關注榜

企查貓(企業查詢寶)App
×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提問

 
在線咨詢
×
在線咨詢

項目熱線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經濟學人APP下載二維碼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

關注我們
前瞻產業研究院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我們

我要投稿

×
J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国一级簧色带免费看 | 国产呦交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制服丝无码中文在线 | 日本在线免费 | 逼特逼在线视频 | AV永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香港 | 六月婷婷影院 | 日本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 | 色涩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66页| 亚洲AⅤ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www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ab吃奶 | 夜鲁夜鲁狠鲁天天在线 |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 |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桃 |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 国产超碰无码最新上传 |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 国内成人精品 | 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麦芽 |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抽插丰满内射高潮视频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 精品国产经典三级在线看 | 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色老板最新地址入口处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A片 四虎影视免费永久在线 | 免费91网站| 国产一级毛片不卡 | 短剧教父1至87集免费观看 | 一二三四视频在线中文2 | 免费看操片 | 日韩一级少妇 | 国产精品岛国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