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帶你了解新冠疫情下各地醫療廢棄物處置政策及湖北地區醫廢處置現狀!
自2019年12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疫情形勢的變化牽扯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心情。醫療廢物處理作為疫情防治攻堅戰的最后一道防線,各級各類醫院的醫療廢物處理不當很容易出現二次污染甚至病毒傳播,因此備受關注。為此,生態環境部、各地環保廳專門召開會議并發文,強力推進疫情防控環保工作,權利支持和督促地方做好醫療廢物處理處置工作。
2014-2018年我國醫療廢物逐年遞增
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廢物就是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
按照《醫療廢物分類目錄》,醫療廢物被分為五大類:第一類是感染性醫療廢物,這是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包括被傳染病人的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比如棉球、口罩、被服、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一次性醫療器械等)、醫療機構收治的隔離傳染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等。肺炎疫情引發的大量醫療廢物可能都會具有感染性。第二類是病理性醫療廢物,主要是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實驗動物尸體等。第三類是損傷性醫療廢物,就是能夠刺傷或者割傷人體的廢棄的醫用銳氣,比如醫用針頭、手術刀、玻璃試管等。第四類是藥物性醫療廢物主要包括過期、編制或者被污染的廢棄藥品。第五類是化學性醫療廢物,具有毒性、腐蝕性、易燃易爆性的廢棄的化學物品,比如實驗室廢棄的化學消毒劑、化學試劑等。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規定,醫療機構在診療新型灌裝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及疑似患者發熱門診和病區產生的廢棄物,包括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均應當按照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
由于醫療廢物來源廣泛,很難準確、嚴格地統計產生量。通常是根據醫療機構的病床數、病床使用率以及單位病床平均每天產生的醫療廢物量估算醫療廢物的總產生量。我國大中城市醫院的醫療廢物的產生量一般是按住院部產生量和門診產生量之和計算,住院部為0.5-1.0kg/床/天,門診部為20-30人次產生1kg,因此整體醫療廢物產生量=(入院人數*出院者平均住院日*0.75+診療人數/25*1)/1000,單位為萬噸。診療人數從2014年的76.02億人增加到2018年的83.1億人。據此測算,2018年我國廢棄物生產量大致在212.68萬噸左右。
此外,根據生態環境部2018年12月公布的《2018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全國大、中城市醫療廢物產生量為78.1萬噸。
政策反響及時,湘、蘇兩地醫廢處置舉措完善
自2019年12月疫情爆發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視,并圍繞疫情在多方面發布了指導文件。其中,醫療廢物處置作為疫情防治攻堅戰的最后一道防線,備受各方關注。為此,生態環境部、各地環保廳專門召開會議并發文,強力推進疫情防控環保工作,權利支持和督促地方做好醫療廢物處理處置工作。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生態環境部關于醫廢處置方面的文件共發布5則,國家衛建委關于醫廢處置方面的文件共發布6則。
2020年1月28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與技術指南(試行)》,指導各地及時、有序、高效、無害化處置肺炎疫情醫療廢物,規范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的管理與技術要求。
中央文件下發后,各地市環境局迅速響應,深入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處置單位一線,進行現場檢查指導,確保醫療廢物及時、高效、安全、無害化處置,加強疫情發生期間醫療廢物收集、貯存、運送、處置等重點環節環境監管執法工作,科學應對并妥善處置醫療廢物。目前各市均迅速建立起了疫情期間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備選單位清單,完善了相關應急預案,確保各醫療機構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能優先收運和及時處置,做到醫療廢物日產日清,隨到隨燒,切斷疫情傳播隱患。
就目前各地出臺的政策來看,目前湖南省和江蘇省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棄物采取的措施較為全面。據了解,湖南地區關于醫廢處置方面的政策共計出臺5則文件,其中文件方向包括“醫療廢物廢水及特殊垃圾”、“環境監管與醫療廢物處置人員安全防護”、“隔離消毒技術”等多方面。
江蘇地區關于醫廢處置方面的政策共計出臺7則文件。其中文件方向主要包括“收集存儲運輸”、“生態環境檢測防服工作”、“污染防治技術”等。值得注意的是,江蘇省還特意針對此次疫情設立了“環保引導資金”,足見江蘇省對此次由疫情產生的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的重視。
目前,全國由此次疫情產生醫療廢棄物產量到底是多少,尚未有官方統計機構進行公布。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目前,安徽地區在1月24日至2月4日累計安全處置醫療廢棄物達1082噸;山西在1月20日至1月25日累計安全處置醫療廢物量達442.38萬噸;江蘇1月20日至27日累計安全處置423.91萬噸;甘肅截至1月底,安全處理量達261.11萬噸。
湖北醫療壓力不堪重負
目前,湖北作為此次疫情的起源地,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人數規模龐大,湖北地區承受的醫療壓力不堪重負。據湖北省衛健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2月11日,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638例。截至2020年2月11日24時,湖北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病例33366例,其中:武漢市19558例、孝感市2751例、黃岡市2398例、隨州市1129例、荊州市1110例、襄陽市1088例、黃石市874例、鄂州市861例、宜昌市784例、荊門市696例、十堰市536例、咸寧市525例、仙桃市460例、天門市293例、恩施州203例、潛江市90例、神農架林區10例。全省累計治愈出院2639例。
全省累計死亡1068例,病死率3.20%,其中:潛江市5例、病死率5.56%,武漢市820例、病死率4.19%,荊門市24例、病死率3.45%,天門市10例、病死率3.41%,鄂州市28例、病死率3.25%,仙桃市13例、病死率2.83%,黃岡市54例、病死率2.25%,荊州市21例、病死率1.89%,孝感市45例、病死率1.64%,恩施州3例、病死率1.48%,咸寧市6例、病死率1.14%,襄陽市12例、病死率1.10%,隨州市12例、病死率1.06%,宜昌市8例、病死率1.02%,黃石市6例、病死率0.69%,十堰市1例、病死率0.19%。
目前仍在院治療26121例,其中:重癥5724例、危重癥1517例,均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隔離治療。現有疑似病例11295人,當日排除6756人;當日新增臨床診斷病例4890例,現有臨床診斷病例10567例;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集中隔離15514人。累計追蹤密切接觸者152251人,尚在接受醫學觀察77195人。
整體而言,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來襲,環保部門部門反映相當迅速。武漢封城前兩天的1月21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及時、有序、高效、無害化處置疫情醫療廢物。1月28日,又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與技術指南(試行)》,各地紛紛行動,對醫療廢物的收集、轉運、處置 加強全流程監控。戰疫還在僵持,加快醫療廢物處理設施補短板項目建設,已刻不容緩!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危廢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危廢處理行業的發展背景、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危廢處理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危廢處理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