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訓練健身器材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健身器材出口國 【組圖】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健身器材出口國
從全球范圍來看,目前訓練健身器材行業的主要市場為歐美等發達國家,但受成本等因素的影響,世界主要健身器材生產地正逐漸從歐美向亞洲轉移,中國臺灣地區的健身器材產量曾在世界排名第一,曾占有40-50%的全球市場份額,但近年來,90%的臺灣低檔健身器材產業已經轉移到中國大陸,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健身器材出口國。未來歐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將是市場的主要增長點,逐漸富裕的人群將會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將成為健身器材的主要消費者。
根據Market Research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2018全球訓練健身器材市場規模整體呈現上升趨勢,2018年全球訓練健身器材市場規模為112.5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4.2%,預計2019年將達到116.9億美元。
北美以及歐洲占比遙遙領先
由于健身意識的普及以及收入水平較高,美國、歐盟是目前最為重要的健身器材消費市場之一,且市場發展成熟,已形成相對穩定的市場競爭格局。高端市場主要由ICON、Life、Precor、BH及Technogym等國際知名品牌占據。根據國際上領先的調研機構估計,全球健身器材市場的產值約年增長率約為4%。結合德勤以及Market Research、Europe Activer的數據,2018年美國健身器材需求大概占全球35.0%,歐洲占30.0%。由于亞洲中中日韓三國中的中國逐步意識到健身的作用,預計未來將成為健身器材行業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歐美國家運動品牌具有先發優勢
2017年,全球健身器材市場近108億美元,中國制造占比約為53%。但是大部分體育器材廠家主要通過為國際知名品牌貼牌加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全球健身器材產業的品牌集中度較高,主要品牌ICON、LifeFitness、Precor、Technogym,占據全球70%的市場份額。
訓練健身器材行業發展新趨勢 融合+品牌+互聯網
亞太消費市場進一步擴大
隨著建設健康中國、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及居民生活觀念的轉變,參加體育鍛煉正在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建設目標,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2020年將達到4.35億人。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健身氛圍的不斷培育,國內健身器材消費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
行業內整合加快
受經濟波動影響,部分產品單一、市場覆蓋面較窄的國際健身器材廠家發生了虧損甚至破產,行業內的兼并重組時有發生。國際健身器材廠家一般會在國內選擇固定的個別幾家貼牌加工廠商,因此國際健身器材廠家之間的整合也會對國內企業的貼牌加工業務格局產生一定影響。
中國廠家品牌化成必然趨勢
在競爭激烈的國外代工業務與前景廣闊的中國市場之間,預計更多的中國健身器材制造廠家將從純粹的生產制造走向品牌化經營之路,這也是中國健身器材制造廠家在產業價值鏈中追求更高附加值的必然選擇。46號文及各地政策均明確提出將“實施品牌戰略,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知名企業和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
互聯網+產品不斷升級
隨著消費水平及消費意識的不斷提升,國內消費者在追求健身器材產品功能性、安全性的同時,也將更加強調產品的智能化、網絡化以及自身個性化需求。未來企業將包含健康管理、指導科學健身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技術融合進健身器材產品,進一步實現健身的互動娛樂性、智能科學性、自我管理性、功能多樣性的升級。
全球訓練健身器材市場規模整體呈現上升趨勢
肥胖癥和慢性心臟病的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不斷上升,加上人們對健康和健身的意識不斷增強,預計將推動全球健身設備市場的增長。此外,越來越多的健身中心為減肥提供各種套餐和折扣以及健康健身計劃,這是另一個可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全球健身器材市場增長的因素。但是,設備的高成本是預期會限制全球健身設備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另外,將偏重于傳統技術的鍛煉(例如有氧運動,瑜伽和游泳)不需要笨重的設備,這是預計在預測期內阻礙全球健身設備市場增長的另一個因素。此外,二手健身器材的可用性是阻礙市場增長的一個因素,因為它以相對低得多的價格向初創的健身房和健身中心以及室內用戶提供健身器材。
根據Market Research公布的數據來看,以及結合當前的行業現狀,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20-2025全球訓練健身器材市場規模整體呈現上升趨勢,預計2025年將達到148億美元。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訓練健身器材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健身器材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健身器材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健身器材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