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區塊鏈行業區域分布現狀分析 四大區塊鏈產業聚集區初步形成【組圖】
近幾年來,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超過30個省市地區發布了政策指導文件,開展區塊鏈產業鏈布局,全國已成立區塊鏈產業園共計22家,其中20家都是政府主導或參與推進。目前,我國區塊鏈產業已經初步形成四大產業聚集區。
TOP100中國區塊鏈企業占比達63%
在國際范圍內,目前各國政府對區塊鏈產業發展持不同態度,但多數國家都重視區塊鏈技術在實體經濟中的應用。包括中國、美國、韓國、日本等主要經濟體都在重視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探索,澳大利亞、韓國、德國等國還制定了產業總體發展戰略。
從TOP100區塊鏈企業域分布情況來看,前100名企業主要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占比63%,其次為美國占比19%,日本占比7%,德國和韓國分別占比3%,瑞典、安提瓜和巴布達、愛爾蘭、芬蘭和加拿大各占比1%。
初創企業進入井噴模式
從國內范圍來看,2016-2018年,大型IT互聯網企業紛紛布局區塊鏈,初創企業進入井噴模式,投融資頻次及額度劇增,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在企業數量方面,截至2018年12月,我國提供區塊鏈專業技術支持、產品、解決方案等服務,且有投入或產出的區塊鏈企業共672家。
四大區塊鏈產業聚集區
在公司地區分布情況方面,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國區塊鏈公司地域分布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及湘黔渝四大區塊鏈產業區聚集區。從各聚集區企業占比和估值占比看,環渤海區塊鏈聚集產業區以北京和青島為主體,輻射天津、河北、山東等地區;長江三角洲聚集區以上海、杭州為主體,南京、蘇州及周邊城市;珠江三角洲以深圳、廣州為主體,輻射佛山、海南等城市;湘黔渝聚集區以貴陽、重慶和長沙為主體,輻射中西部地區。
從產業園區的角度來看,區塊鏈產業園區作為區塊鏈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載體,各地方政府正在加快推進建設。截止到2018年12月,我國已經成立或者在建區塊鏈產業園區的城市約20余個,已成立園區數量22個。
其中,杭州地區園區數量最多,達三家; 上海、廣州、長沙地區各兩家;此外,武漢、新疆、重慶、贛州、婁底、南寧、海口、遼寧、唐山、青島、蘇州、寧波、南昌各一家。
北京區塊鏈研究機構高達20家
從研究機構的分布情況來看,目前,區塊鏈技術研究得到重視,研究團隊不斷增多,研究機構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等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根據賽迪區塊鏈生態聯盟發布的《2018-2019年中國區塊鏈年度發展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區塊鏈研究機構數量為68家,其中北京地區機構數量最多,達20家;其次則是杭州、上海、貴陽地區,研究機構均達7家;此外則是成都、海口地區,研究機構各4家。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區塊鏈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區塊鏈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區塊鏈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