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區塊鏈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全球進入區塊鏈3.0時代【組圖】
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并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近幾年來,區塊鏈技術發展隨著應用的不斷的擴展而越來越火爆,各國政府也紛紛開始對區塊鏈的落地應用進行探索。其中,中國政府對區塊鏈的態度最為積極。
全球進入區塊鏈3.0時代
2008年,署名為“中本聰”的匿名人士發表論文《比特幣:對等網絡電子現金系統》,最初期望是推出一種可以自由流通的點對點電子現金,比特幣的發行代表了區塊鏈技術的開端;之后在2013年以太坊的推出,直接推動區塊鏈進入到2.0時代;2017年底,穩定幣的流行以及及MakerDAO上線,推動區塊鏈進入3.0時代,到2019年6月,Facebook發布Libra白皮書,引起全球各界的關注與討論,各國監管部門先后發聲,顯示出區塊鏈技術在重塑全球金融基礎設施方面的巨大潛力。
全球市場規模破百億
在市場規模方面,全球區塊鏈產業規模高速增長,應用場景持續拓展。得益于其中介化、可追溯性好、難以篡改等特點,區塊鏈技術在金融、科技等領域具有深刻的變革潛力。自2013年以來,區塊鏈應用場景由數字貨幣、礦機制造向金融、供應鏈、版權、醫療等多個領域持續滲透,為區塊鏈產業發展提供充足動力。據上海經信委數據顯示,2013-2018年,全球區塊鏈市場規模整體呈現穩定增長,2018年達到122.6億元。
中國對區塊鏈的態度最為積極
從政策頒布數量情況來看,根據互鏈脈搏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政策中涉及區塊鏈的信息條數最多,達264條,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其次則是美國,達64條;韓國、日本占據第三梯隊,涉及區塊鏈的信息條數分別為36條、26條。
從政策重點方向來看,目前全球區塊鏈政策信息的高頻詞為加密貨幣、金融、央行、交易所;而國內區塊鏈政策信息的高頻詞為貨幣、產業、金融、融合及大數據。
亞洲區域拔得頭籌
從全球競爭格局來看,我國在區塊鏈行業競爭優勢較為明顯。從項目數量上,根據鏈塔數據平臺的數據,截至2018年11月底,全球共計新增1067個項目,亞洲區項目數量為336個,占比高達82%,遠遠高于其他地區,其中中國項目數量發布最多,為263個,占比64%。
公有鏈市場超五成
從市場組成結構方面看,區塊鏈市場結構由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組成。2018年,公有鏈占全球區塊鏈市場結構的主要份額,規模達到68.9億元,占比56.2%;私有鏈規模達到31.0億元,占比25.3%;聯盟鏈規模達到22.7億元,占比18.5%。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區塊鏈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區塊鏈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區塊鏈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