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帶你了解2018年企業上云發展現狀 電子和裝備制造行業云化發展水平提升最快
如今企業上云已成為數字化轉型企業的共識,企業上云比例、上云深度逐漸為企業所關心,了解現狀才能更好發展,但當今企業上云情況究竟如何呢?
企業上云廣度和用云深度快速提升
企業上云是指在互聯網環境下,企業為降低信息化建設成本、優化運營管理流程、創新業務發展模式,以硬件、軟件、數據等基礎要素遷入云端為先導,快速獲取數字化能力,不斷變革原有體系架構和組織方式,有效運用云技術、云資源和云服務,逐步實現核心業務系統云端集成,促進跨企業云端協同,不斷融入開放創新生態的轉型變革流程。
在政策推動和牽引下,我國企業對上云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知也日漸深化,云服務對實體經濟發展的覆蓋面不斷拓展、滲透性不斷增強。
從云平臺普及廣度來看,根據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和兩化融合服務聯盟聯合發布的《中國企業上云指數(2018)》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43.9%的企業使用了云服務,較2017年增長了8.9%。公有云和混合云的企業用戶比例較2017年有較大增長,分別提升了1.6和2.1個百分點。
2018年企業基礎云化、云化創新、管理變革三個一級指標水平分別為40.8、33.8、31.7,分別較2017年增長6.3%、9.0%、7.1%。
采用混合云解決方案成為大型企業上云用云新趨勢
混合云是近年來云計算的主要模式和發展方向。混合云在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基礎上,結合兩者優勢,兼顧傳統IT技術構架發展而來的IT建設思路,將私有云的安全性、可控性以及公有云的經濟型、高效性和擴展性相結合。
2018年大型企業僅使用公有云的比例小幅提升,僅使用私有云的企業比例明顯下降,而使用混合云的企業比例增幅則超過了50%。
廣大中小企業云化轉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云計算對于中小企業的意義,遠不止于技術層面。中小企業可以通過上云,從而降低成本獲取大型企業才能使用的IT專業化服務,以平臺化、開放式的發展模式加快彌補發展基礎與關鍵技術短板,借助云技術快速實現業務和管理效率升級,實現商業模式創新,提升競爭力和社會經濟效益。
比較不同規模企業未上云比例,2018年大型、中型、小微型企業未上云比例分別較2017年下降1.1%、2.1%、8.0%。從發展速度來看,中小企業上云步伐更快。
電子和裝備制造行業云化發展水平提升最快
電力行業企業上云水平明顯高于制造業企業,在制造業中電子行業和食品、紡織等消費品行業上云水平較為領先,電子和裝備制造行業上云水平提升最快。
2018年電力行業的企業上云指數達到53.9,較制造業行業企業(35.8)高出50.6%。在制造業行業中,電子行業和食品、紡織等消費品行業上云指數較為領先,原材料行業則明顯落后于其他行業。與2017年相比,電子和裝備制造業上云指數提升最為顯著,增長率均超過10%以上。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云計算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云計算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云計算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出審...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