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新應用領域和新防護概念帶來新發展方向【組圖】
新應用領域和新防護概念為安全防護用紡織品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
新應用領域和新防護概念為安全防護用紡織品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帶來了新的機遇。從防護功能的角度來看,防護紡織品在過去簡單的防護功能基礎之上,如阻燃、防靜電等,發展為針對不同的應用場合需要具有多種(復合)防護功能,同時需兼顧穿著舒適性和易穿戴、方便攜行等特性。可以說,防護的內涵和技術含量在不斷提升。
作為保障人體免受環境危險因素侵害的安全防護系統的最后一道防線,紡織品在為人體提供安全防護功能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公共安全應急產業得到廣泛關注的大背景下,未來安全防護用紡織品將面臨良好的市場機遇。同時,日益復雜的社會生產、生活環境也將對安全防護紡織品提出更高要求。根據最終產品的應用領域,安全防護用紡織品可分為工業防護紡織品、農用防護紡織品、軍工防護紡織品、民用防護紡織品、醫療防護紡織品、運動防護紡織品和太空防護紡織品等幾大類。按最終的防護功能,可分為熱(冷)防護、阻燃防護、化學防護、生物防護、電防護、輻射防護、沖擊保護、高可視度防護等,對其細分類別及應用領域進行歸納,具體如圖所示:
安全應急行業市場呈現告訴發展態勢
公共安全是社會穩定、和諧發展的關鍵因素。長期以來,中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由于應對災害災難事故、生產安全事故等公共安全事故的管理體系不甚完善,曾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與精神損失。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約有20萬人因公共安全事件非正常死亡,200萬人因公共安全事件致傷致殘,因公共安全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元。近年來,公共安全在中國得到高度重視,從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制定,到標準的實施、監管體系的完善,為推進公共安全應急相關產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應急產業在中國是新興產業,是指為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預警、處置救援提供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業。應急產業基本涵蓋消防產業、安防產業、安全產業、防災減災產業、信息安全產業、公共安全產業、緊急救援產業、應急通信等等,涉及裝備、材料、醫藥、輕工、化工、電子信息、通信、物流、保險等十多個領域。
2018年,中國消防產業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2017年中國安防市場規模達到6280億元,同比增長16.29%;2018年安防市場規模在70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11%。2018年中國信息安全市場空間495億元,預計在2021年將達到926.8億,未來三年復合增速將達到23%。僅中國消防、安防和信息安全三個產業,2018年市場規模超過10495億元。經過估算,2018年全國消防、安防、安全應急、信息安全、應急通信裝備、反恐裝備、食品安全監測設備等領域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值超過12000億元規模。
受益于應急產業飛速發展,中國安全防護用紡織用品尚有發展空間
在“非典”事件之前,中國公共安全應急處置領域基本處于空白狀態。為鼓勵公共安全應急領域發展,2006年以來,國家不斷出臺關于應急管理的相關政策,10年間,中國公共安全應急產業已經從無到有,并晉升為國家大力發展的產業。作為人體安全防護的最后一道防線,安全防護用紡織品正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
根據GVR的統計,2016年中國安全防護用紡織品市場規模約為4.47億美元,占亞洲總體規模的1/3以上,其中,防彈、熱防護和阻燃、機械防護、化學防護的占比較大,分別為30.2%、21.8%、16.0%、16.3%。根據其預測,未來10年中國安全防護用紡織品還將保持4.5%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其中防彈、熱防護和阻燃類防護紡織品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高于行業平均值,分別達到4.9%和4.7%,化學防護領域的年均復合增長率也將達到4.5%。
在纖維加工量方面,2013-2018年中國安全防護用紡織品纖維加工量一直維持穩步上升趨勢,2018年已經達到41.0萬噸,較上年增加6.0%
安全意識加強或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未來中國安全防護用紡織品市場增長的動力,一方面來自安全意識引導,相關法規、監管體系完善背景下防護用紡織品向更多應用領域的拓展;另一方面來自現有應用市場對以高性能纖維為代表的更高質量和防護性能的防護用品的需求。
以熱防護和阻燃為例,根據《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試行)》的規定,涉及必須在防護服裝、鞋帽、手套等防護裝備中具備阻燃性能的工種,包括鑄造工、電焊工、熱力運行工、機械煤氣發生爐工、爐前工、玻璃融化工及其相近工種,而對加油站操作工、電工、電系統操作工、液化石油氣罐裝工、石油鉆井工及相近工種等有較高可能因服裝燃燒導致事故的工種則未作阻燃相關的要求,只要求防靜電、絕緣或耐油性能。事實上,半數以上報告至OSHA和電弧相關的受傷案例都是由工作者的衣著燃燒引起;近16%在油田的死亡來自于火災和爆炸,是石油和天然氣工業中第二常見的受傷/死亡事故。美國已經對其電力及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使用阻燃防護服作出相關要求,隨著中國安全防護相關標準、法規的完善,有望在近年內推動熱防護和阻燃類防護紡織品向電力及石油和天然氣等更多應用領域延伸。
因此,未來安全防護用紡織品的發展趨勢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同樣,從全球范圍來看,安全防護用紡織品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但地區之間的技術與應用格局的差異暫時難以打破。尤其是在先進技術和高端產品方面,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占有絕對優勢,其產品持有全球安全防護用紡織品60%的市場份額,這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安全防護用紡織品研發、生產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挑戰。
目前,中國近年來雖通過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支持公共安全應急產業的發展,并從職業安全教育以及法規、標準制定等方面大力促進安全防護裝備的應用,但由于企業認識不足、民眾安全防護意識相對薄弱、相關法規缺失或監管不嚴等問題,導致安全防護裝備的普及程度不高,或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具不符合標準、使用和維護方法不當,造成防護失效的現象還較為嚴重,個別工種甚至缺少相應防護級別的安全防護服。
除此之外,在用于制造高端安全防護用紡織品的先進纖維材料方面,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長期處于壟斷地位,也制約了中國在自主研發高端安全防護服方面的主動權。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企業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日益頻繁,隨著經濟的發展、法制的健全以及民眾健康防護意識的日益增強,未來中國安全防護用紡織品無疑將以高品質、功能化、專業化、體系化為目標,同時向更多應用領域拓展。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安全防護用紡織品纖維加工量還會繼續上升,預計在2024年達到58萬噸。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背景;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生產運營與發展現狀;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當前的市場環境與企業競爭力;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市場需求特征;產...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