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之爭|騰訊音樂VS網易云音樂 誰才是中國的數字音樂之王?
數字音樂市場快速發展,積累龐大用戶流量
我國互聯網的高普及率為我國數字音樂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國數字音樂市場處于快速增長階段。根據艾瑞咨詢數據,2018年,我國數字音樂市場規模達到76.3億元,同比增長59.96%。
數字音樂產業的快速發展壯大又積累了龐大的用戶流量。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數字音樂用戶達到7.4億人,預計在2023年用戶規模將會破8億。
騰訊和網易雙王PK,共同分割我國數字音樂市場
龐大的市場下也孕育了一批優秀的企業,在經過幾年的競爭、并購和整合后,我國音樂平臺集中度不斷提升,最終騰訊音樂和網易音樂雙王PK,共同分割我國數字音樂市場。DCCI發布的2016-2017年度中國數字音樂調查結果顯示,QQ音樂市占率達到40.7%,酷狗、酷我音樂的市占率分別為25.4%、10%(此三者均屬于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合計市占率超過75%,而剩下的市場份額中,網易云音樂把控了15.6%。
注:音樂平臺用戶有重合,因此統計之和不為1。
騰訊系產品全面領先,用戶流量制霸
從2019年一季度的數據來看,我國移動音樂APP月活躍用戶規模前5分別為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網易云音樂和蝦米音樂。不過,酷狗音樂、QQ音樂和酷我音樂均屬于騰訊旗下,以超過億級的月活躍用戶規模占據絕對優勢地位,網易云音樂則緊隨其后,而蝦米音樂的月活數量不到5000萬,與其他廠商不在一個量級。
同時,在APP月獨立設備數方面也呈現出同樣的趨勢。騰訊旗下的三款產品月合計安裝量達到80119萬臺,而網易云音樂只有16273萬臺,而蝦米音樂更只有4291萬臺。可以說,騰訊系產品全面領先,與其他產品拉開了較大差距。
網易云更受年輕用戶追捧,用戶粘性更強
不過,盡管騰訊音樂系產品在流量上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不過網易云音樂的用戶增速依舊不容小覷。2018年一季度,網易云音樂的月活數僅為1.04億人,一年的時間增長了34.62%。
此外,網易云音樂更加年輕化,更受年輕人的喜好。根據Quest Mobile公布的《泛娛樂用戶行為新趨勢》顯示,從2019年4月的TGI指標看,網易云音樂在00后和90后中整體受歡迎程度也較高,活躍滲透率達到162.7,在眾多音樂類APP中排名第一。
高度重視用戶體驗和社會化分享是網易云音樂區別于其他音樂播放平臺的最大差異化定位,使其成為最受年輕人喜愛的音樂社交平臺,用戶粘性最強,用戶人均日運行時長達26.3分鐘,而QQ音樂的人均運行時長與它的江湖地位較不匹配,僅為9.3分鐘,排名第9。
網易云音樂版權資源落后,騰訊音樂娛樂生態多元化
騰訊音樂和網易云音樂在用戶體量和用戶結構上的差異和其成立時間和背景有著直接的聯系。2005年,QQ音樂誕生,占據先發優勢,同時借助QQ強大的社交關系鏈進行導流,迅速積累大量用戶,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推動著QQ音樂飛速發展。
網易云音樂2013年4月才正式上線,投入在線音樂產業這片紅海市場。由于成立較晚,為了迅速立有一足之地,網易云走差異化路線,主打“情懷營銷”社區文化,以性化推薦和音樂社交為切入點,行駛在彎道超車的路上。
不過,在我國音樂產業進入版權時代后,成立較晚的網易云音樂在版權資源上遜色于騰訊。從2019年1-7月QQ音樂和網易云音樂的銷售榜單情況來看,當下熱門流量如蔡徐坤、張藝興、火箭少女等人的專輯版權幾乎盡在騰訊手中,這導致QQ音樂專輯銷量遠勝于網易云音樂,最終2019年1-7月,QQ音樂前10銷售專輯取得了12761.45萬元的銷售額,是網易云音樂的7倍(網易云銷售額為1797.13萬元)。
注:統計時間截止至2019年7月30日;網易云音樂榜單中標灰專輯為也同在騰訊音樂發售的,其中《thank u, next (Explicit)》、《L.O.V.E》、《Origins (Deluxe)》
為騰訊音樂獨家,轉授權網易云音樂發售。
憑借著豐富的版權資源庫和強大的資本力量,騰訊音樂還在不斷擴展音樂消費場景,打造“聽、看、玩”三位一體的立體娛樂生態。例如,QQ音樂不僅能夠與騰訊旗下的綜藝“創造101”等聯動獲取獨家音源資源,還通過推出相關自制綜藝、評論區偶像互動以及根據歌曲的點贊數量多少決定歌手排位等方式吸引大批粉絲用戶,在粉絲經濟中如魚得水,創造了更多變現模式。相比之下,網易云音樂以“音樂”為主要生產分發內容,盈利模式更為傳統。
綜上所述,騰訊音樂是我國數字音樂之王,在市場上占據著流量的先發優勢,但網易云音樂憑借其多樣化的音樂內容、濃郁的社交氛圍和個性化的推薦算法樹立了獨特的品牌形象,積累了數量龐大的忠誠用戶,其中長期的發展趨勢看好。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專業音響設備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專業音響設備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專業音響...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