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全行業融資市場規模與發展趨勢分析 投資方向重點聚焦于泛科技 生物醫藥【組圖】
全行業實現融資量額雙雙下跌
2018年是我國創業投資市場內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一年,從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到金融監管收緊、稅收政策預期不穩,再到資本市場深幅調整,都對創業投資市場帶來較大影響。2019年上半年全行業實現融資量額雙跌,2019上半年行業共發生融資事件1825起,融資總額約2950.92億元,相較2018年同期,2019年融資數量和金額同比下降47.7%、59.8%。
投資市場依然在早期階段
從融資輪次分布來看,2019年上半年國內融資事件主要集中B輪及以下,共發生1321起融資事件,占全行業的73.4%,其中A輪共發生690起,占全行業的37.8%,說明國內整體融資市場依然處于早期階段。2019年上半年戰略投資共發生交易330起,占比高達18.1%。2019年上半年C輪以后中后期投資交易占比9.5%。
科技、醫療、企服成熱點領域
從各行業融資市場來看,2019年上半年,科技、醫療、企服三個產業發生融資案例數量排在前三,且超億元大額融資數量也是位于前列。從整體融資數量來看,文創、生活服務、金融、房產行業融資發生次數直減50%以上。融資金額方面,金融領域下降幅度最大,零售、汽車行業相較穩定。
2019年上半年中國創投市場投融資主要聚焦在泛科技、醫療、企業服務等領域。大額融資主要發生在汽車、零售、泛科技領域。單筆融資超1000萬美元,泛科技行業發生88起,其次醫療83起。過億元融資數量最多的行業是醫療,其次是泛科技。融資金額單筆超10億人民幣,汽車行業14起,其次醫療及泛科技行業發生8起、生活服務6起。
投資方向重點聚焦于泛科技、生物醫藥
2019年下半年創業投資市場延續2018年以來的走勢,優勝劣汰的市場分化現象將愈發明顯,其投資方向將重點聚焦于硬科技、生物醫藥等領域。
——以數字技術、智能制造為代表的“硬科技”
“硬科技”,是指以人工智能、光電芯片、智能制造等為代表的關鍵核心技術,需要長期研發投入、持續積累才能形成的原創技術,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和技術壁壘,往往難以被復制和模仿。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國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投資硬科技的戰略意義和經濟價值已成為創投業界的共識。未來,以智能制造為重點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以增量帶動存量,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具備抗周期屬性的生物醫藥行業
在整體投資風格偏向謹慎的環境下,生物醫藥等抗周期行業成為投資機構的首選。2018年熱映影片《我不是藥神》讓全民意識到醫藥自主的重要性,其展現出的巨大商業價值促使投資機構紛紛布局醫藥行業。國內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前景較為樂觀。目前,每年家庭醫療健康消費的增長速度超過GDP增速,市場整體蘊藏著大量增量機會。有研究預測,到2020年我國大健康領域的市場規模將高達8萬億元。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投資與資產管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投資與資產管理行業界定、政策環境與經濟環境;投資與資產管理行業產業鏈;投資與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狀況;投資與資產管理行業競爭狀況;領先投資與資產...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