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張圖了解2018年中國空氣源熱泵競爭格局 北方地區占據主導
隨著北方“煤改電”以及清潔采暖政策的推進,空氣源熱泵市場需求擴大,行業規模整體提升。隨著兩聯、三聯產品的研究與發展,未來在南方市場的應用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南北分明的格局將打破。同時在行業市場集中度整體提升之下,未來我國空氣源熱泵行業將進入巨頭競爭的時代。
企業格局:跨行企業較多,品牌集中度提升
目前空氣源熱泵供熱行業從業企業全國超過400家,從企業來源來看,很多是從傳統的制冷空調、太陽能熱水器、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行業進入到空氣源熱泵熱水設備行業。制冷空調企業如美的和格力等,太陽能企業如太陽雨、四季沐歌和力諾瑞特等,電熱水器企業如A.O.史密斯和海爾等,燃氣熱水器企業如華帝、萬家樂和萬和等。這些企業都已經設立了專門的工廠或部門從事空氣能產品業務。也有很多新建企業,專門從事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空氣能熱水器)系列產品的制造和研發,代表性企業有紐恩泰、中廣歐特斯等。
2018年,隨著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和區域的擴大,在河北、山東、山西等北方地區也有越來越多原本從事燃煤鍋爐、燃氣鍋爐、太陽能產品的企業開始轉產空氣源熱泵產品,進入到熱泵行業。目前,我國空氣源熱泵行業中,專門從事空氣源熱泵產品研發制造的企業占比約為30%,而從制冷空調領域跨行進入的企業數量占比約為32%,從事太陽能光熱和電熱水器產品制造的企業分別占比18%和12%。
2017年煤改電項目的密集爆發,眾多企業看中空氣源熱泵的市場潛力,行業內中小企業增多,頭部企業的市占率有所下降。2018年煤改電市場較為平淡,眾多小企業在脫離煤改電項目支持之后,渠道市場難以拓展致使市場份額相應縮水。
根據中國節能協會熱泵專業委員會(CHPA)數據顯示,經歷2018年煤改電市場轉淡之后,空氣源熱泵行業上下游洗牌趨勢初顯,2018年空氣源熱泵整體行業集中度呈現上升趨勢。排名前五大品牌銷售額占比55.0%,前十大品牌銷額占比70.5%,而2017年前五大品牌及前十大品牌銷售額各自占比分別為48.3%、62.2%。
區域格局:北方地區占據主導,南方市場發展加快
空氣源熱泵產品的主要作用為提供熱水和供暖,在北方地區冬季寒冷氣候下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北方地區占據了空氣源熱泵市場的主導地位。2018年,從空氣源熱泵市場各區域分布來看,以華北、東北為主的長江以北地區繼續占據行業份額第一的位置,但與2017年同期相比市占率減少6個百分點以上。
南方地區在戶式兩聯供產品發展之下,2018年市占率均較2017年有所上升。其中,華南地區市占率相對提高,雖然當地市場相對飽和,但2018年熱泵企業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熱水渠道重建之后,在熱水行業普遍滑落的背景下,地區整體下滑幅度相對較小。其次是華東地區,2018年市場份額同樣有所提升,基于江浙兩地戶式兩聯供以及熱水房產配套項目推動,較大程度地減緩其他產品帶來的滑落,并推動整體區域迎來小幅增長。華中地區市占率小幅増加,湖南省起到主要推動作用,其他省份表現較不理想。賴于川渝地區增長拉動,西南地區維持小幅增長。
細分市場格局:熱水應用占比最高,工農業烘干成長最快
空氣源熱泵產品主要下游應用市場包括熱水市場、采暖市場、工農業烘干市場等,因此行業內產品根據下游應用分為熱水產品、供暖產品和工農業烘干產品。其中熱水產品占比最大。
2018年空氣源熱泵行業銷售規模為170.6億元,同比下降7.6%,熱水應用產品銷售額為74.6億元,與2017年基本持平;供暖應用產品銷售額為71.6億元,同比下滑20.8%;烘干應用產品銷售額增長47.6%,達到9.3億元。
從銷售額的增速來看,2018年行業國內總體銷售額比2017年降低了9.2%,其中熱水應用含家用和商用,與2017年基本持平,增長了0.1%;供暖應用下降幅度相對較大,比2017年降低了20.8%;烘干應用增長迅猛,實現了47.6%的增長。
——熱水應用:商用熱水小幅提升,家用熱水行業集中度已達高位
熱水應用產品在我國空氣源熱泵市場中占據著重要地位。2018年,空氣源熱泵熱水產品國內銷售額與2017年基本持平,全年國內市場銷售額達74.6億元,同比增長0.1%。整體熱水行業單價繼續上升,主要源于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產品的升級迭代,主流品牌價格有所提升。
熱水應用根據使用場景可以分為家用熱水和商用熱水,2018年,家用熱水國內銷售額48.2億元,同比小幅滑落,比2017年降低3.1%。通過回顧家用熱水市場表現可以發現,行業滑落更多地與2017年企業過度專注于北方煤改電市場有關,致使南方部分渠道流失。商用熱水在南北提倡鍋爐改造的背景下,酒店、醫院、學校等大型建筑群對節能產品需求相繼涌現,因此該產品需求依舊保持穩定的增長水平,所占份額繼續提升。2018年,商用熱水國內銷售額26.4億元,同比增長6.7%,保持了相對較好的增長水平。
從行業集中度來看,目前我國家用熱水領域的行業集中度已經處在較高水平。根據中國節能協會熱泵專業委員會(CHPA)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家用空氣熱泵熱水品牌集中度有所提升,前五品牌內銷額占比由2017年的86.9%提升至87.7%,前十品牌則由96.9%提升至97.7%。一些大品牌憑借性價比較高的優勢迅速占領房產配套以及零售市場份額,致使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而在商用熱水領域,南方商用熱水在華東、華南地區發展成熟,市場剩余容量在逐漸縮減;西南地區仍表現亮眼;北方地區因溫度相對較低,使用工程采暖產品制熱水效果更好,因此熱水產品的一部分份額被商用采暖產品搶占。商用熱水機品牌集中度相對較低,品牌表現較為分散。2018年,前五品牌內銷額占比為52.6%,前十品牌占據70.9%的市場份額,與家用熱水相比集中度相對較低。
——供暖應用:熱風機市場爆發,整體集中度相對較低
2018年,空氣源熱泵采暖行業發展遠低于市場預期,隨著“政策紅利”的衰退,整個熱泵采暖市場也放慢腳步,逐步回歸理性且合理的發展節奏,全年國內采暖銷售額達71.6億元,同比大幅滑落。但是,得益于河南省、河北省、山東省等多地煤改電低補貼地區的大力支持,同時隨著汾渭平原的劃入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陜西省對于熱風機的招標項目頻出,2018年我國熱風機市場規模爆發式增長,國內銷售額達到15.3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到742.9%。
從行業集中度來看,我國空氣熱泵戶式水機行業集中度略有下降,前五品牌所占市場份額分別由2017年的41.2%下降至37.0%,集團企業在份額上有著較大變化,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縮減;熱風機品牌集中度相對較高,在2017年僅有少量企業在售,但2018年開始呈現多點開花的局面,在鶴壁40萬臺的信號發出之后,企業意識到該產品的潛力空間因此紛紛開始投產,但行業集中度仍處在高位;2018年商用(工程)采暖市場行業集中度有所提升,其中細分品牌中表現最好的企業主要有中廣歐特斯、福德、紐恩泰、約克、特靈等。
——烘干應用:農業領域應用加深,二三產業烘干加速發展
空氣源熱泵烘干具備的節能、環保等行業屬性,高度契合了國家的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越來越多地受到政府以及農機、暖通、農產品加工、食品、環保等行業的重點關注,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在十多年間不斷快速擴張,產業日趨完善。
空氣源熱泵烘干的應用領域廣泛,從細分領域來看,在農業烘干領域,熱泵果蔬烘干機、糧食烘干機等有穩定出貨,占據了行業主流地位并直接推動整體行業銷售額上漲。第二產業中的農副食品深加工、造紙、化工、金屬制品制造等領域,產品生產過程中均有烘干流程,可以不同的烘干溫度選擇空氣源熱泵烘干產品;在第三產業,住宿業可以利用空氣源熱泵烘干機對紡織品進行烘干,同時固廢處理中也可以利用空氣源熱泵烘干機對污泥進行處理。
行業格局整體穩定,未來頭部企業更加集中
2018年,在行業不利的情況下,品牌格局基本沒有明顯變化,特別是在此前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品牌群體,穩定性更強,其憑借著企業自身硬實力牢占據著市場主導地位。
空氣源熱泵行業內企業眾多,同時由于行業具有較高的利潤率,會不斷吸引新的廠家加入,現有廠家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會采用擴大生產規模,提高技術水平,降低利潤率等競爭方式,這必將加劇整個行業的競爭水平,對行業內企業將造成影響。另外,外資品牌不斷進入中國市場,在營銷、服務及人才上推行本土化政策,使其產品更加貼近中國市場,國內企業面臨較大的挑戰。
未來,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行業內企業的增多,將有可能帶來行業格局的變動,競爭加劇下,不具有品牌、技術和渠道優勢的企業將會被淘汰,而實現了規模效應,建立了良好品牌形象的集團性頭部企業將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行業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空氣源熱泵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中國空氣源熱泵行業的發展環境;第2章對中國空氣源熱泵行業的發展狀況與競爭格局進行了分析;第3章對中國各重點地區空氣源熱泵行業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深...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