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互聯網人身保險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 壽險、年金險、意外險出現不同程度下滑【組圖】
2018年我國互聯網人身保險規模保費繼續下降,同比下降%;行業集中度較高,拍賣前十的公司保費收入合計占比達92.2%。市場集中度方面,保險公司官網渠道占比有所提升,表明保險公司在加強自身平臺建設。市場結構方面,互聯網健康險保持增長,而互聯網壽險、年金險、意外險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規模保費繼續下降,市場集中度高
中保協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經營主體較為穩定,共有62家人身險公司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相比2017年底增加1家,占保險業協會人身保險會員公司總數的七成。繼2017年互聯網人身保險規模保費首次出現負增長后,2018年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發展勢頭繼續放緩,全年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193.2億元,同比下降13.7%。相比2013-2015年間互聯網人身保險的高速增長,近三年來,互聯網人身保險行業規模保費收入趨于穩定,傳統人身險公司借助互聯網渠道快速、低成本地接觸海量客戶,線下到線上轉移的發展方式已進入瓶頸期。
2018年開展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的公司中,建信人壽以294.5億元的規模繼續位列首位。此外,規模保費位列前10名的公司還有國華人壽、工銀安盛人壽、平安人壽、弘康人壽、農銀人壽、國壽股份、光大永明人壽、合眾人壽及平安健康,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100.4億元,占國內互聯網人身保險總規模保費的92.2%,行業集中度較高。由此可見,規模保費排名前列的銀行系保險公司居多,網銷規模保費占比也普遍較高,依托其母行龐大的客戶資源及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線上平臺,成就了銀行系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業務的天然優勢。
官網渠道占比提升,第三方渠道優勢依舊
保險公司官網渠道占比提升。從銷售渠道來看,第三方渠道依然是互聯網人身保險銷售的主要渠道,2018年第三方渠道實現保費收入991.9億元,占比83.1%。保險公司自建官網實現保費收入201.3億元,占比16.9%。官網渠道的保費收入占比呈現上升趨勢,表明保險公司在加強自身平臺建設。
中保協數據顯示,2014-2018年我國開通互聯網人身保險官網的投保客戶數量逐年增長。2018年通過各保險公司互聯網人身保險官網進行投保的客戶數量合計達1280萬人,同比增長94.9%。
健康險業務保持增長,壽險、年金險、意外險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2017年7月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金融工作要堅持回歸本源,為保險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基本準則和行動指南。近兩年來,隨著整個保險行業加速回歸保障本源,各人身保險公司積極調整業務結構,健康保險業務得以迅猛發展。2018年互聯網健康保險業務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人壽保險、年金保險和意外險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但人壽保險仍為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的主力險種,在互聯網人身保險年度累計規模保費中占比56.6%,年金保險為第二大互聯網人身保險險種,占比為28.3%,健康險在互聯網人身保險中的比重也在不斷提升,首次突破至10.3%。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首先分析了國內互聯網保險行業的發展環境,在此基礎上對國內當前互聯網保險行業的經營情況進行詳細地分析,并對互聯網財險與人身險各細分領域市場狀況做出具體地描述...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