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水產品行業供需發展現狀與2019年發展趨勢分析【組圖】
近些年,我國居民對水產品的消費需求逐漸上升,水產品加工總產值也隨之穩步上升,整體而言,我國水產品供需基本平衡。就短期來看,在供給端,2019年6月休漁期影響海水捕撈產品供給,淡水魚進入生長期,供應也進入尾聲,溫度迅速升高和頻繁降水影響養殖、運輸,供給將減少;在消費端,端午假期拉動消費,入夏后戶外消費增加,水產品需求有所上升。
供給:水產品加工總產值穩步增長
整體而言,我國水產品行業供給呈穩步上升的趨勢。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鑒2018》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漁業工業和建筑業產值5666.62億元,其中水產品加工行業總產值4305.1億元,同比增長5.3%。
需求:沿海地區水產品需求旺盛
在需求方面,據統計數據顯示,對近8年來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2010-2017年我國水產品加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市場拓張速度呈現疲軟的趨勢,銷售收入增速漸漸變緩。2017年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228.19億元,同比下降5.8%。
從2017年水產品加工行業在各省市的銷售收入情況來看,我國水產品銷售集中于沿海地區,主要為山東、福建、遼寧等省,一方面沿海省市擁有著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開展水產品加工行業有著天然的原材料優勢,其次,沿海地區交通運輸便利,既有利于產品內銷,同時可以進行海運出口。
根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鑒2018》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山東省水產品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815.49億元,排名全國第一位,占行業全國銷售收入的34.73;其次為福建省,占比16.49%。前五個省市合計占比達到81.37%。
價格:水產品價格持平略跌
整體來看,2019年5月份,我國水產品市場運行平穩,批發價格持平略跌。中國農業信息網監測數據顯示,5月份,水產品加權平均批發價為每公斤20.96元,環比跌0.4%,同比跌8.1%。監測的批發市場水產品日均交易量4609.73噸,環比增8.8%,同比增8.6%。
分種類看,淡水魚加權平均批發價每公斤13.80元,環比漲1.1%,同比跌10.0%,日均成交量3750.94噸,環比增10.8%,同比增16.3%;海水魚加權平均批發價每公斤41.32元,環比漲2.6%,同比跌2.0%,日均成交量512.02噸,環比減6.6%,同比減17.7%;蝦蟹類加權平均批發價每公斤186.00元,環比漲2.5%,同比漲19.3%,日均成交量62.94噸,環比增7.8%,同比減2.5%;貝類加權平均批發價每公斤15.26元,環比跌4.5%,同比漲7.2%,日均成交量227.21噸,環比增16.4%,同比減18.0%。
未來幾月,隨著氣溫快速上升和降水增多,爛鰓、腸炎和車輪蟲病等病害較為頻繁發生,局部水產品供給將受到一定影響,同時大多數養殖品種進入生長期,出塘量較前期收縮。未來一段時間,海淡水產品價格均有望保持上升態勢。
需求方面,端午節日對水產品消費具有帶動作用,而且夏季戶外就餐增多,貝類、蝦蟹類等產品消費升溫,小龍蝦等產品進入消費旺季。預計未來水產品市場價格將穩中有升。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4年中國水產品加工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水產品加工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水產品加工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水產品加工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