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焦炭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前景分析 行業發展較依賴政策【組圖】
2017年國內焦炭市場表現“大起大落”狀態,主要受到環保限產及供給側改革政策方面的影響,整個焦炭市場處于供應略小于需求狀態。2018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焦炭期末庫存呈現明顯下降趨勢,2018年焦炭行業期末庫存約為2166萬噸,較2014年同比下滑36.48%。導致2018年供需缺口進一步擴大至5324.5萬噸。
供給端:產量有回光返照之勢
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山西、山東等地全面啟動炭化室高度在4.3米及以下、運行壽命超過10年的焦爐淘汰工作。截至2018年年底,焦炭行業累計退產能4390萬噸,其中2018年共計淘汰焦化行業產能1920萬噸,累計完成“十三五”目標的87.8%。
但是,由于受用戶市場需求回升等因素影響,焦化行業產能利用率有所提高。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2月全國焦炭產量累計為4.38億噸,同比增長0.8%。2019年1-5月,產量為1.92億噸,增長9.4%。
需求端:下游需求顯然增加
2014-2017年,焦炭需求一般,抵觸現象逐漸增加,需求量保持較為穩定。2018年一季度,隨后由于因仍處限產季等因素影響,下游鋼廠需求未能有效釋放。4月份,之前河北部分停產高爐將逐步復產,配合二季度鋼材消費旺季,焦炭需求將有所回升。下半年,房地產、基建作為主要的鋼材下游,投資情況均表現良好,帶動整個下游需求表現比預期好。2018年,焦炭需求量同比增長9.3%。
進出口:進出口體量較小
我國焦炭主要以自產自銷為主,出口量較小,近年來的出口量尚不足國內產量的百分之一,進口量更是可以近乎忽略不計。據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全國焦炭(含半焦)出口量波動增長,出口價格大幅上漲。全國焦炭累計出口量為975萬噸,同比增長20.8%。2019年1-5月,我國共進口焦炭及半焦炭4.86萬噸,共出口焦炭及半焦炭346.8萬噸,累計同比下降9.7%。
供需平衡:處于供低于求狀態
從焦炭近年的供需平衡狀況來看,2017年國內焦炭市場表現“大起大落”狀態,主要受到環保限產及供給側改革政策方面的影響,整個焦炭市場處于供應略小于需求狀態。2018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焦炭期末庫存呈現明顯下降趨勢,2018年焦炭行業期末庫存約為2166萬噸,較2014年同比下滑36.48%。導致2018年供需缺口進一步擴大至5324.5萬噸。2019年1-5月,供需平衡狀況有所改善,缺口縮小至1527.9萬噸。
前景預測:行業發展較依賴政策
2019年上半年山西、河北、山東地區針對產能以及環保方面出臺多項政策,指導焦化行業轉型升級。2019年上半年焦炭產量累計同比增長6.5%。2019年下半年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去產能以及環保限產方面的實施力度,從目前所出文件來看,產能置換以及環保限產將貫穿全年,疊加接下來的政治類事件例如二青會、國慶節等,焦炭供給端將有很大可能受到影響。
目前焦化廠開工率保持著較高的水平,下半年焦化廠開工率下降是大概率事件。假如產能置換不能帶來較大的供需錯配,并且環保限產力度不及預期,焦炭產量全年增速預期在3%左右;如若焦炭環保限產及去產能政策得到部分執行,但邊際影響不如高爐,焦炭產量增速預計1.5%左右;如若環保限產如預想中嚴格執行,則焦炭產量增速預計同比下降1%左右。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焦化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戰略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煤焦化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煤焦化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煤焦化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