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煉焦煤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前景分析 政策導向未來供給平穩【組圖】
我國煤炭資源比較豐富,但煉焦煤資源相對稀缺,而優質焦煤資源更是少之又少。2018年,受環保政策影響,產能穩定縮減,需求穩定下行,但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焦煤供給端連年下滑,煉焦煤供給由過剩轉為偏緊。未來隨著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焦煤供需會通過國內供給與進口政策的相互協調,使得供需基本平穩。
國內供給量持續走低
“十二五”期間受經濟持續下滑,需求低迷,產能過剩問題凸顯,煉焦煤產量增速持續放緩,自2014年開始出現負增長,整體趨勢呈現下滑趨勢。2018年在區域事件沖擊及政策壓制背景下,煉焦煤產量下降至4.3億噸左右,同比下滑4.4%。
2018-2019年,山西在煤礦安全生產、嚴禁超能力生產大背景之下,山西查超產預計會成為常態化事件,政策驅動使得全年供給預期依然偏緊。而山東省在2018年四季度頻繁的煤礦安全事故,將使得省內供給偏緊局面將維持至2019年1季度甚至更長時間范圍。
供給由過剩轉為偏緊
伴隨煤炭行業進入下行周期,煤炭價格持續下滑,煤企經營效益走差直至出現全行業虧損,煤炭開采洗選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下滑,煤炭產能開始進入長周期的自然出清,到2016年經過多年的產能出清,焦煤供給端連年下滑,但是需求端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回暖,煉焦煤供給由過剩轉為偏緊,焦煤庫存被快速消化,供給端的庫存調節彈性不足。2018年,我國煉焦煤供給量約為4.98億噸,而消費量約為5.12億噸,供需缺口約為1314萬噸。
進口依存度逐年提升
從近期的情況來看,受平控政策影響,2018年底煉焦煤進口量持續下降,2018年全年我國煉焦煤進口量為6490萬噸,同比下降6.4%。進入2019年后平控政策結束,進口量環比大幅增長,2019年1-5月累計進口煉焦煤1966萬噸,同比增長29.5%,其中澳洲進口煉焦煤更是大增45%。
由于我國煉焦煤下游需求較大且產量有限,我國煉焦煤出口量始終維持較低水平,2018年出口量更是下降到108萬噸,大幅下降53%左右。但是,2019年5月份出口煉焦煤7萬噸,同比增長205.7%;1-5月累計出口煉焦煤76萬噸,同比增長257.7%。
自2016年煤炭去產能行動以來,我國煉焦煤進口依存度逐年提升,依存度從2015年的9.06%上升至2017年13.48%。而2018年在嚴格的進口控制政策之下,煉焦煤進口有所下降,導致進口依存度小幅下降至12.69%。
政策導向未來供給平穩
產能優化是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仍需完成的目標之一,是在2020年之前,通過產業優化布局,全國煤炭生產開發進一步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14個大型煤炭基地產量占全國的95%以上,大型煤炭基地外煤炭產量控制在2億噸以內。
從長期來看,2018年國家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退出產能1.5億噸,并且提出2018年的改革要從總量性去產能轉變為結構性去產能、系統性優產能,退出產能更多的以置換先進產能來完成,并且在定價機制上,采取長協等有效措施促進煤炭等產品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對于2019-2020年,焦煤供需會通過國內供給與進口政策的相互協調,使得供需基本平穩,價格也維持相對平穩的波動。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焦化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戰略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煤焦化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煤焦化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煤焦化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