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平安城市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趨勢 民眾公共安全需求促進產業發展【組圖】
我國安全產業發展呈現出新態勢,安全產業的迅猛發展為平安城市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公共安全需求也呈現出新的特點,更高的需求促進平安城市建設產業發展。再加上政策頻發推動,平安城市建設向更高質量轉變。2018年。我國平安城市建設市場規模約為286.15億元,未來將繼續保持14%以上的增速快速增長。
安全產業發展迅猛,民眾對公共安全提出更高需求
當今中國,社會公共安全呈現出的總體態勢雖然是穩定的,但面臨的風險和問題卻在急劇增多:一方面要應對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沖擊以及融入世界時所面對的各種風險,另一方面要應對國內社會轉型帶來的不穩定性與脆弱性。而信息化的互動性、流動性,更加劇了社會問題政治化、現實問題網絡化、國際問題國內化、國內問題國際化的趨勢。社會公共安全態勢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為應對嚴峻的公共安全態勢,我國采取出臺相關政策、形成產業基地、加大安全產業投資等措施來推動國內安全產業發展,而安全產業的迅猛發展,為平安城市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近年來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呈現出爆發頻率高、構成復雜、波及范圍廣、社會影響劇烈等特點,給社會帶來不良后果和影響。隨著社會治理的進步,我國社會生活領域的安全形勢持續好轉,但恐怖主義威脅、鄰避效應、網絡安全問題等非傳統安全風險日益凸顯。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公共安全需求也呈現出新的特點。
政策頻發助推行業發展,平安城市建設向高質量轉變
為了更好的維護社會治安,降低犯罪率,提升城市的整體幸福感,國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與此同時,以安防監控為技術手段的平安城市建設逐步成為國家以及各地政府重點開展的城市公共安全建設工作。平安城市建設由1996年“科技強警”開始,20年期間國家頻發政策推動建設步伐,2018年1月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加強城市的安全風險管控能力,深化隱患排查治理,提升應急管理和救援能力。
目前,經過多年建設經驗積累和日新月異的技術水平提升,平安城市產業鏈初步形成,產業建設已經從萌芽期進入發展期。主要表現為,公安部門對平安城市的規劃和需求更加成熟和明確,其建設重點從布點數量向管理應用質量提升轉變,更為體系化。平安城市經過幾年的建設,全國城市報警與監控系統建設初具規模,起步早的省市如浙江、江蘇和廣東等都取得了顯著成效,東部沿海城市基本都已完成二、三期項目建設,有些甚至完成了四期項目建設(如浙江義烏)。
在國內,東部發達地區由集中建設向智慧化建設轉變,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以及二、三線城市正在進入平安城市新一輪的建設高潮。根據IDC數據,2018年平安城市建設市場規模約為286.15億元,國內平安城市市場規模2018-2021年的復合增速有望達到14.4%,隨著雪亮工程建設被寫入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平安城市建設規模有望進一步增大。
更多數據內容請參閱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平安城市建設趨勢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平安城市建設是關系到國家長治久安、社會穩定的一項重要工程。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加速,中國城市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人流、物流、信息流都相對集中于...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