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微電網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亞洲市場份額提升【組圖】
微電網相對傳統電網具有成本低,效用高等特點,目前主要應用于難以接入大電網的海島以及山區、大學校園,但也有少部分是在社區或城市,以實現社區或城市的智能化。由于全球難以接入大電網的特殊區域較多,微電網的應用需求較大,市場規模不斷增加。未來亞洲市場份額提升將最快,其中工商業領域部署也將加快。
微電網項目增多 偏遠地區運用廣泛
微電網是指由分布式電源、用電負荷、配電設施、監控和保護裝置等組成的小型發配用電系統,必要時還會包含儲能裝置。并網型微電網通常與外部電網聯網運行,且具備并離網切換與獨立運行能力。
目前,微電網主要分類方式有四種,分別為運行方式、電網類型、電壓等級以及規模等。按照運行方式可以將微電網劃分成并網型、孤網型(獨立型);按照電網類型可以分成交流微電網、直流微電網、混合型微電網;按照電壓等級可以分為低壓(400V-1kV)、中壓(1-35kV)、高壓(35kV以上);按照規模來看,可以分為小型(電網容量<500kVA)、中性(500kVA≤電網容量<6MVA)、大型(電網容量>6MVA)。
總體來看,雖然分類較多,但目前世界范圍內的微電網工程以示范和研究為主,主要應用場所是難以接入大電網的海島以及山區、大學校園,但也有少部分是在社區或城市,以實現社區或城市的智能化。
由于全球難以接入大電網的特殊區域較多,微電網的應用需求較大,但發達國家尚未制定針對微電網的政策與管理制度,現有政策與管理大部分關于分布式發電。歐盟政策的核心是支持和鼓勵分布式電源的發展,包括補貼配電運營商由于分布式電源而增加的成本和減少的利潤。
目前國際上有關微電網的標準有《IEEE1547分布式電源與電力系統互聯系列標準》中的154714款涉及微電網的內容。IEEE154714是DR孤立運行時的設計、運行及整合的標準,主要有DR孤立運行功能、電網相關內容、主要技術及微電網方面。
隨著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供應商數量的增加,Navigant Research跟蹤了全球主要微電網市場。自2017年第二季度以來,全球微電網項目產能得到了提升,特別是在亞太地區,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范圍內,Navigant已識別了2258個微電網項目,共計19575.0兆瓦的規劃和裝機容量。2018年全球微電網市場規模達到222.2億美元。
如今微電網主要運用于偏遠地區(孤島),占比達到近40%;其次為工商業,占比達到28.32%,公共事業占比11.79%。
亞洲市場份額提升 工商業領域部署加快
從全球來看,微電網仍然主要處于試點和示范階段,尚未開始大規模推廣應用。但從過去五年來看,微電網的技術推廣有范圍擴大之勢,全球微電網市場規模穩步成長。從市場份額來看,SBI Energy預測到2020年,北美市場份額從74%下降至62%,歐洲和亞洲市場份額分別上升至11%和17%。
其中亞洲市場增幅較大,增長的主要貢獻動力將來自中國。一方面中國正在推動智能電網建設,微電網作為智能電網的一部分將會獲得高增長;另一方面,中國有很強的電力安全穩定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清潔能源有效利用需求,這兩方面很有可能將推動中國微電網建設在未來5到10年迎來高潮。
在工程分布方面,預計到2020年全球微電網工程主要分布在校園和公共機構,占比為33%,較2011年降低了16個百分點;其次分布在工商業區,占比為31%,較2011年顯著增長11%。
未來,全球微電網行業將向三個方向發展,分別是進一步分化、商業和工業領域的微電網部署增長最快以及微電網市場開始向亞洲轉移。其中,商業和工業領域的微電網部署將更快,微電網主要是以小型電廠的形式存在,通過總計400MW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為偏遠地區和島嶼提供電力。根據待建項目數據顯示,微電網市場的重心已經開始向工業和商用項目轉移。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微電網技術進展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微電網行業的發展背景、技術進展、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微電網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微電網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