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張圖了解醫藥包裝行業,塑料和金屬包裝占據主流
政策頻發助推市場增長,監管措施趨嚴促進醫藥包裝行業向高質量、嚴要求的方向發展。2018年,全球醫藥包裝規模再創新高,中國醫藥包裝行業增速要高于全球,在全球市場中所占份額越來越大。2018年,我國醫藥包裝出口金額高于進口金額,形成貿易順差,進口產品依舊以高端為主;國內主要醫藥包裝由玻璃材質變為塑料材質,金屬及其復合材料比重也超過了玻璃包裝,塑料包裝和金屬及其復合材料包裝成為目前市場上的主流。
醫藥包裝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產業鏈
醫藥包裝指用適當的材料或容器、利用包裝技術對藥物制劑的半成品或成品進行分(灌)、封、裝、貼簽等操作,為藥品提供品質保證、鑒定商標與說明的一種加工過程的總稱。從靜態角度看,包裝是用有關材料、容器和輔助物等材料將藥品包裝起來,起到應有的功能;從動態角度看,包裝是采用材料、容器和輔助物的技術方法,是工藝及操作。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目前醫藥包裝的上游原材料行業主要包括有色金屬、玻璃、塑料、橡膠、造紙等行業;對醫藥包裝業有需求的下游產業主要有化學原料藥、化學藥品制劑、中成藥、生物制藥等制藥行業。
醫藥行業受政策影響出現下降,但未來前景依舊看好
醫藥包裝是藥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醫藥行業是醫藥包裝的主要需求產業,包括化學制藥、生物制藥、中藥、保健品四個主要子行業。可以說,醫藥行業的發展直接影響著醫藥包裝產品的市場需求。2018年,我國醫藥行業政策多變,受中美摩擦、疫苗事件和帶量采購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醫藥行業可謂“冰火兩重天,喜憂各一半”,上半年表現可圈可點,下半年則受高頻利空政策影響掉頭向下。《關于鞏固破除以藥補醫成果持續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通知》、《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降低藥品進口關稅的公告等政策既有利好又有利空,整體來講,醫藥行業市場規模呈下降趨勢。2018年,醫藥制造行業銷售收入為23986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14.9%;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由2017年的7697家降至2018年的7581家。雖然我國醫藥行業出現了銷量下降,但從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居民醫療消費支出以及國家政策動向來看,未來醫藥行業依然具有較為廣闊的前景,從而增大對醫藥包裝的需求。
政策頻發助推市場增長,審評審批制度提升行業質量
根據有關部門統計,1978年以后我國醫藥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全國醫藥工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73億元躍升至2017年的近30000億元,40年間增長了410倍,是國民經濟各產業中發展最快的一個產業,且遠遠高于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速度。與此同時,我國醫藥產業不斷深化改革,加快對外開放,完善監管體制,醫藥企業活力持續增強。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
我國醫藥包裝行業的發展也始于改革開放,伴隨著醫藥工業的不斷發展逐步成長壯大。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能夠生產的醫藥包裝產品在品種和質量方面基本滿足制藥工業的要求,很多產品已銷往國外。
醫藥包裝行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扶持,2017年2月,依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國制造2025》、《醫藥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南》,中國醫藥包裝協會編制了醫藥包裝工業十三五發展建議征求意見稿。
《藥包發展建議》指出,醫藥包裝產業“十三五”期間面臨形勢嚴峻,醫藥包裝產業急需提升。醫藥包裝不僅要滿足基本的功能要求,還是藥品組成的一部分,直接影響臨床用藥安全和患者用藥體驗。對醫藥包裝的要求會從追求產品生產質量,轉變到強調原輔材料控制和過程管理,滿足臨床用藥的適用性,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
2018年以來,國家關于醫藥包裝行業政策,主要集中于關聯審評審批制度的落實、對醫藥包裝質量的監督以及鼓勵新型醫藥包裝技術進步等三個方面。
從監管體制看,改革開放后的四十年也是中國醫藥產業包括醫藥包裝產業走上健康、規范發展道路的四十年。1978年6月7日,國家醫藥管理總局正式成立,我國醫藥領域開始統一管理。而此后一直到2018年,基本上每五年體制上都有大改革,促進了中國藥品監管體系不斷完善。到目前為止,我國藥包材的監管經歷了從企業生產許可、產品注冊審批到與藥品制劑注冊申請一并審評審批三個階段。我國醫藥包裝監管制度的不斷進步促進了醫藥包裝行業不斷向高質量、嚴要求的方向上蓬勃發展。
全球醫藥包裝規模增長,中國行業增速快于全球
2018年,全球醫藥包裝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941億美元,2012至2018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5.6%。未來,全球醫藥包裝市場的發展將隨著高價值包裝系統的逐漸使用而得到維持,這些價值較高的包裝系統的作用體現在:提高病人的用藥依從性,降低藥品被假冒和轉移的危險性,杜絕藥品配送出現差錯的危險性,為醫療保健機構提高防感染標準提供支持,為區別于其他多種仿制藥提供工具。
中國制藥行業也已經充分認識到了良好的包裝設計的重要性,因為其在幫助病人遵守用藥規定、滿足監管要求、增加品牌壽命及吸引力等方面都十分關鍵。制藥公司必須進行包裝創新,并提高效率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假冒藥品的威脅。同時,隨著中國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觀念的不斷提升,加之政府對醫療衛生事業投入的不斷加大,我國的醫藥包裝市場迎來較快的增長。2018年,我國醫藥包裝行業市場規模為1068億元,較上年增長10.6%,快于全球增速。
出口額大于進口額,進口產品依舊以高端為主
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醫藥包裝行業進出口總額為242686.89萬美元,同比增長9.62%;其中進口額為72744.65萬美元,同比下降0.16%;出口額為169942.24萬美元,同比增長14.42%;實現貿易順差97197.60萬美元,同比增長28.46%。
中國醫藥包裝行業主要出口產品為“軋后未加工無襯背鋁箔,0.01mm<厚≤0.2mm”(稅則號:76071190),2018年出口額為24022.23萬美元,占出口總額比重為14.14%;中國醫藥包裝行業主要進口產品為“其他鹵代丁基橡膠板”(稅則號:40023990),2018年進口額為45587.87萬美元,占進口總額比重為62.67%,進口單價為2619.47美元/千克。我國目前的進出口結構主要是由于我國缺乏高端醫藥包裝制備技術,如丁基膠塞,由于國外技術較為先進,因此我國大量的丁基膠塞需求主要依靠進口來滿足,未來,我國醫藥包裝中低端產品基本能實現自給自足,高端醫藥包裝依舊需要依賴進口。
玻璃包裝比重下降,塑料和金屬占據主流
2018年,我國醫藥包裝產品結構也發生了改變,由于塑料包裝具有攜帶方面,密封性好,成本低等特點逐漸擠占了玻璃包裝在醫藥包裝中的市場份額,加之玻璃窯爐生產會產生大量的硫、硝污染物,由于節能環保的要求,玻璃醫藥包裝市場規模也呈不斷下降的趨勢。醫藥金屬及復合材料包裝具有機械性能優良,強度高,剛性好,其容器可薄壁化或大型化,阻隔性好、防潮性優良等特點;塑料包裝具有化學穩定性好、衛生性良好、光學性能優良和質輕、阻隔性能好等優點,導致金屬及其復合材料包裝與塑料包裝的比重不斷上升,2018年,塑料包裝和金屬及其復合材料包裝比重分別為43.3%和24.0%,已經取代玻璃包裝,成為醫藥包裝行業的主流產品。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藥包裝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醫藥包裝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醫藥包裝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醫藥包裝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