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趨勢分析 朝標準化、規范化發展【組圖】
第三方移動支付維持快速增長
近年來,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移動電商發展成熟,移動支付的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利益的驅動導致第三方移動支付平臺紛紛興起,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由此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根據iResearch數據,2013年,國內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尚為1.2萬億元,到2018年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已高達190.5萬億元,同比增長58.4%。
其中,線下掃碼支付交易規模增長明顯,占移動支付整體市場比重逐漸提高。數據顯示,2018年,線下掃碼支付交易規模從一季度的3.5萬億增長至四季度的7.2萬億,期間季度環比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這使得線下掃碼支付交易規模占移動支付整體交易規模比例從2017年的5.2%逐漸提高至2018年的11.2%。
從交易結構來看,2018年,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結構仍以個人應用、移動金融、移動消費為主。其中,個人應用版塊占比保持在60.0%以上,但出現下滑態勢;而移動消費版塊占比增長明顯,由一季度的13.7%提升至四季度的20.8%;移動金融版塊占比也有所提升。
從競爭格局來看,2018年,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份額高度集中,支付寶、財付通牢牢占據第一梯隊,形成雙寡頭格局。第二梯隊的支付企業則在各自的細分領域發力,其中壹錢包表現亮眼。
壹錢包隸屬于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擁有網絡支付、移動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等多元化的行業資質,聚焦理財、購物、生活、支付、積分等五大金融增值及消費場景。近年來,壹錢包抓住市場機遇,迅速實現向B端行業及線下商戶端縱深滲透。2018年,壹錢包交易規模近6萬億,行業排名第三,累計注冊用戶數超過兩億,月活躍用戶數超2500萬,線下商戶數以百萬計。
從區域分布來看,第三方移動支付已基本滲透到各線城市。截至2018年上半年,一線、二線、三線城市的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滲透率分別為90.4%、93.5%、92.4%,也就是說不同級別的城市之間的移動支付的普及并沒有明顯差距。
朝向標準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
基于當前現狀,未來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將呈現以下三大趨勢:首先,我國對于第三方移動支付的監管在加強,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朝向標準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監管力度的加強使得第三方移動支付運營機構舉步維艱,規模以及經濟效益銳減,市場經濟發展中對于同質化比較嚴重的一些小企業逐步淘汰,行業的集中性也不斷提升。第三方移動支付由于缺少相應的法律規范確保金融資金的安全性,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能夠針對電子支付進行相應法律法規的出臺,以此來對行業的發展進行約束。
其次,服務和產品向多元化趨勢發展。金融的最根本功能是支付清算,解決了支付,各種資金配置活動就能展開。第三方支付平臺企業都極具有創新精神,它們在服務和產品創新方面比銀行都更為多元化。隨著市場的激烈競爭,市場需求的不斷發展,第三方支付平臺會在其功能和服務上不斷革新,將會帶動新一輪產品和服務創新的浪潮。
最后,全球化進程加速。當前,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個第三方支付巨頭加強了對我國游客出境目的地的布局,比如日本和東南亞等。第三方支付機構采用境外的旅游市場將其自身的業務進行擴展,未來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以及出境游的持續升溫,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全球化進程將提速。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移動支付行業的背景;全球移動支付行業發展現狀及總體趨勢;有代表性的國家移動支付產業發展經驗;中國移動支付行業的生產運營與發展現狀;中國移動支付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