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體育用品行業細分產品市場規模與發展前景分析 市場空間巨大【組圖】
細分市場規模逐年擴大
我國體育用品產業化始于20世紀的80年代初,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體育用品制造國家。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初步估算,2018年我國體育用品行業銷售收入達到1613億元,同比增長10.07%。
不僅如此,我國還是全球獨立生產體育用品種類最多的國家,主要產品包括球類、專項運動器材及配件制造、訓練健身器材、運動防護用具制造以及其他體育用品。
其中,球類產品包括可充氣球類,如足球、籃球、排球、手球、水球、橄欖球等;其他球類,如乒乓球、臺球、羽毛球、網球、高爾夫球、門球、棒壘球、保齡球等。近年來,得益于參加球類運動的人口增加,球類產品市場發展勢頭良好,市場規模總體呈逐年上升態勢。2018年,球類產品市場銷售收入預計達222.72億元,同比增長4.46%。
專項運動器材及配件制造包括各種競技比賽器材,如體操器材、田徑器材、舉重器材等;各種競技比賽用品:乒乓球拍、網球拍等;武術器材、登山野營等其他運動用器材和用品等;訓練輔助器材;裁判用記分器;體育場館設施及配件,如合成跑道、拳擊臺、舉重臺、游泳池設備、摔跤墊、柔道墊等。需要注意的是,專項運動器材及配件制造不包括各種球的生產、裁判用計時秒表、休閑娛樂器材及用品制造等。
2012年以來,體育器材及配件市場銷售收入總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體育器材及配件市場銷售收入預計在453.17億元左右,同比增長4.86%。
訓練健身器材包括各種電動訓練、健身器材及用品,各種非電動訓練、健身器材及用品等。我國訓練健身器材行業起步較晚,規模以上企業數量較少,而且產品技術水平、附加值較低,缺少品牌影響力及有效的營銷網絡,整體發展不盡人意。但近年來,在全民健身熱潮下,市場發展正駛入快車道。2018年,訓練健身器材市場銷售收入預計達425.70億元。
運動防護用具制造包括運動專用手套,如拳擊手套、棒球手套等;運動專用帽子,如棒球帽、壘球帽、冰球帽等;運動專用鞋,如冰鞋、旱冰鞋等;運動專用各種護具,如護腿、護膝、護腕、護肘、擊劍面罩、壘球護具、冰球護具等。近年來,運動防護用具市場銷售收入增速波動較大,2018年預計為178.20億元。
體育用品行業前景廣闊
長遠來看,體育用品行業前景廣闊。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健康和運動的重要性。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的全面健身計劃,到2020全國將會有40%的人口積極參加各類體育活動。這些因素將會推動國內體育用品市場在未來幾年內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此外城市居民對體育用品的消費已經從低檔為主向中高檔方向發展,農村居民尤其是已經進入小康生活標準的農村地區,對中低檔體育用品的消費也將逐步形成新的需求。
另一方面,在中國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拉動下,體育用品行業未來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國務院于2014年10月頒布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目前體育產業規模約1萬億,這意味著未來10年體育產業年均增長率將達17.5%。在體育產業結構逐步調整、大眾體育鍛煉意識不斷增強的背景下,享受利好政策的出臺和落實,體育產業發展將迎來“最好的時代”。體育產業鏈全面發展,市場化進程加快,相關產業的市場空間巨大。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體育用品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體育用品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體育用品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