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智慧園區建設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前景分析 東部園區智慧化水平高【組圖】
東部園區智慧化水平高
智慧園區建設是利用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來感知、監測、分析、控制、整合園區各個關鍵環節的資源,在此基礎上實現對各種需求做出智慧的響應,使園區整體的運行具備自我組織、自我運行、自我優化的能力,為園區企業創造一個綠色、和諧的發展環境,提供高效、便捷、個性化的發展空間。
因此,對于園區的智慧化建設情況,可以從信息化基礎建設水平、管理與服務水平、產業發展與活力水平三個方面予以比較。
在信息化基礎建設水平方面,全國排名靠前的園區主要包括張江高科技園區、上海閔行經開區、杭州高新區、中關村、蘇州工業園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廈門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這些園區不但光纖寬帶的接入能力較好,云平臺應用水平也較高。
區域分布方面,東部地區的園區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領先,其得分率為57.76%,顯著高于中部的39.23%、西部的36.67%和東北地區的45%。園區類型上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比其他園區好,其得分率為58.56%,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其他園區得分率分別為48.32%和52.86%。
在管理與服務水平方面,全國排名靠前的園區主要包括蘇州工業園區、天津濱海高新技術開發區、張江高科技園區、中關村、長沙高新區、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海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等,這些園區注重在線服務的建設,加強在在線管理,服務渠道多樣化,在線服務維護效果比較好。
在產業發展與活力水平方面,全國排名靠前的園區主要包括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上海紫竹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開發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上海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上海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等,這些園區注重引導企業創新和企業信息化,注重發展電子商務,并吸引了眾多的高新技術企業進駐。
智慧園區建設前景可期
隨著智慧園區建設風聲水起,智慧園區建設在時間維度和空間分布兩個維度上將會取得長足發展,前景可期。
從空間維度來看,目前我國已經形成"東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聯動、西部特色發展"的智慧園區空間格局。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以其大量的園區平臺作為基礎,成為全國智慧園區建設的三大聚集區;中部沿江地區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聯動發展勢頭,大力開展智慧園區建設;西部地區憑借產業轉移機遇,結合各自地域特色和園區產業發展基礎,正加緊布局智慧園區建設工程。在接下來的3到5年內,中國中西部地區智慧園區建設或將來迎來全新的建設浪潮。
從時間維度來看,我國園區正在從傳統的工業園區向新區過度,在形式上有從低級向高級,由單一向綜合園區發展的趨勢。尤其是經開區和高新區通過產業結構升級和服務內容升級,打造多產業聚集和社會服務職能,并逐步向新區方向發展。在新區階段,商業、金融等配套服務進入園中,產業中心逐漸形成,社會服務和社會管理開始全面布局。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園區建設規劃布局與招商引資策略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智慧園區建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智慧園區建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智慧園區建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