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起與繁榮,那些正在啟航的行業和崗位之--大數據行業:行業快速發展,未來應用空間巨大
隨著信息技術和人類生產生活交匯融合,互聯網快速普及,全球數據呈現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與大數據處理相關的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管理師等新職業應運而生。近年來,我國大數據行業飛速發展,但是其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尚處于初期階段,同時部分地區大數據應用還處于較落后狀態,未來大數據的應用發展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政策+技術”強力推動,大數據行業迎來發展春天
近年來,一方面,在政策上,大數據的重要性明顯提升,自2014年大數據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大數據行業的政策熱度不斷攀升,習近平總書記更是明確提出推動大數據技術產業創新發展、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運用大數據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保障國家數據安全五大具體要求。
另一方面,在技術上,以分析類技術、事務處理技術和流通類技術為代表的大數據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以開源為主導、多種技術和架構并存的大數據技術架構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大數據技術的計算性能進一步提升,處理時延不斷降低,硬件能力得到充分挖掘,與各種數據庫的融合能力繼續增強。
因此,在政策和技術的強力推動下,我國大數據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從大數據行業的規模來看,2017年,我國大數據行業市場產值規模達4700億元,規模增速進一步提高至30.6%,預計到2020年中國大數據行業市場產值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
此外,大數據的核心部分——軟硬件產品市場規模增速更快。2017年,中國大數據軟硬件產品市場產值規模達234億元,同比增長了39.3%,預計到2020年,大數據核心產業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500億元。可見,我國大數據行業增長高速發展,行業未來上升空間巨大。
大數據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行業發展空間持續擴張
值得一提的是,大數據行業的發展所創造的價值更多的是體現在其與其他行業的融合發展上,通過對大數據的運用,為傳統行業發展賦能。但總體來看,我國大數據行業與實體經濟的融合還處于發展初期,未來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一方面,目前,大數據與金融和政務行業之間的融合度較高,融合度分別為62%和57%;而大數據與交通、醫療、制造業和農業等行業的融度相對較低。另一方面,目前,大數據的融合應用還主要集中在營銷分析、客戶分析和內部運營管理等外圍業務,在產品設計、產品生產、企業供應鏈管理等核心業務的滲透率程度還有待提高,大規模應用尚未展開。
此外,受經濟發達程度、人才聚集程度和技術發展水平影響,大數據應用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東部發達地區,中西部地區雖然市場需求較大,但發展水平仍較低。根據賽迪智庫數據,廣東省的大數據應用發展水平位居全國第一;北京、浙江、上海、江蘇的大數據應用水平也位居全國前列;而西藏、青海、黑龍江等省市的大數據應用水平則仍處于落后狀態,未來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總體而言,大數據與其他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目前仍處于融合初期,且存在明顯的區域不平衡特點。未來隨著大數據技術與行業的加速發展,大數據在其他行業的深入應用必將為大數據行業的發展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大數據人才供不應求,未來5年缺口將高達150萬
隨著大數據技術廣泛運用于交通、醫療、教育、工業等各個領域,大數據已經步入迅速發展期,大量的大數據相關技術目前正處在落地應用的重要階段。在大數據落地應用的過程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等崗位炙手可熱。
目前,全國大數據人才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及大數據行業發展優先的城市,各區域想要吸引更多的大數據人才不僅要制定相關的政策,同時也要大力發展與大數據相關的企業。其次,從行業需求分布來看,大數據人才主要分布在移動互聯網行業,其次是金融互聯網、O2O、企業服務、游戲、教育、社交等領域。
據國內IT、通訊等行業招聘中,有10%都是和大數據相關,且比例還在上升。巨大的人才缺口直接導致各企業紛紛以高薪聘請大數據人才。大數據軟件工程師的一般起步月薪在6k-1w之間,遠遠超過應屆畢業生的兩三千的薪資。隨著工齡增長,薪資待遇還會提升,比如有1-3年工作經驗的大數據開發工程師的薪資待遇差不多在月薪12k-20k之間。
據IDC的統計數字,在所有軟件開發類人才的需求中,對大數據工程師的需求達到全部需求量的60%-70%。在未來的幾年內,大數據人才的缺口只會越來越大,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遠遠大于供給。據數聯尋英發布《大數據人才報告》顯示,目前全國的大數據人才僅46萬,未來3-5年內大數據人才的缺口將高達150萬。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是目前國內高端計算機領域,就業薪資非常高的一類職業。
企業數字化轉型成趨勢,專業人才需求迫切
隨著大數據的發展,數字化管理已經越來越成為中小企業的標配,尤其是釘釘這樣的軟件普及之后,大大推動了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速度,短短幾年內就獲得了超過700萬家企業客戶的青睞,釘釘也同時推出了多個行業的解決方案,逐步成為了中小企業互聯網升級的首選產品。釘釘的普及帶來了企業的升級,也帶來了企業架構的轉變,數字化管理師正是在這個背景之下應運而生的。
正式因為發現了這個重大職場缺口,釘釘推出數字化管理師的專業化培養體系。目前已經有20多萬的數字化管理師通過釘釘在線考核,服務了超過700萬家大中小型的企業。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企業總數為4300萬家,也就是說,釘釘已經覆蓋16%的企業。隨著釘釘的普及及其對企業辦公理念和辦公方式的改變,數字化管理師正式成為新職業。從薪資水平來看,成為數據化管理師之后,年薪基本上也能達到20萬元左右。
據中國信通院《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與就業白皮書(2018年)》數據,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體規模達到27.2萬億元,占GDP的比重上漲到32.9%,對GDP的貢獻更是高達55%。在數字化已成為未來新常態的背景下,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已經不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生存題,利用數字化管理技術實現彎道超車正是當下企業的新機會。
根據國際數據集團(IDG)的測算,到2021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將達到45萬億美元,數字經濟的比重將超過50%。數字經濟的發展,需要更多全價值鏈數字化的企業來推動,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離不開數字化管理師,這個全新的職業在新經濟形式之中,大有可為。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大數據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大數據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大數據產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