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互聯網保險行業細分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互聯網人身保險負增長【組圖】
互聯網人身保險負增長
與傳統保險一樣,互聯網保險也分為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及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
首先來看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情況,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統計,2018年,全國共有62家人身險公司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全年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193.2億元,同比下降13.7%,連續兩年負增長。
從業務結構來看,2018年,人壽保險仍是互聯網渠道的主力險種,規模保費占比超過一半,高達56.6%;其次是年金保險,占比28.3%;健康保險、意外保險分別占比10.3%、4.8%。
具體來看,2018年,互聯網人壽保險累計實現規模保費收入675.4億元,同比下滑15.5%。其中分紅保險累計實現規模保費240.3億元,同比增長62.2%,躍居為互聯網人壽保險的主力險種,占比為35.6%;萬能保險實現規模保費202.6億元,同比增長50.5%,占比為30%;兩全保險實現規模保費收入55.4億元,同比下降82.6%,僅占互聯網人壽保險總保費的8.2%,占比下降31.7個百分點;投連保險實現規模保費收入127.4億元,同比下降21.4%。
互聯網年金保險發展勢頭放緩,2018年全年累計實現規模保費337.8億元,同比下滑26.8%;互聯網健康保險累計實現規模保費收入122.9億元,同比增長108.3%;互聯網意外險累計實現規模保費57.1億元,同比下降9.7%。
再來看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相比互聯網人壽保險市場,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結束持續了兩年負增長狀態,較同期發展回暖,且保持平穩增長。2018年上半年,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實現累計保費收入326.40億元,同比大增37.3%。
業務結構方面,2018年上半年,車險產品仍占據一半以上的份額,達到55.25%;非車險中,意外健康險累計保費收入為72.89億元,占比為22.33%,財產險累計保費收入為7.76億元,占比2.38%;責任險累計保費收入為13.07億元,占比4.00%;信用保證險累計保費收入為24.18億元,占比7.41%;其他非車險(主要包括退貨運費險)累計保費收入為28.15億元,占比8.63%。
互聯網保險行業呈現三大趨勢
為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互聯網保險行業將呈現以下三個主要趨勢。
首先,提供差異化的創新產品。當各種有效信息更加透明化,流動數據足夠多的時候,整個社會及個人對保險的需求也會更加明朗,這樣新險種的研發就會從滿足個性化需求入手,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及組合配對,為消費者量身打造合適的個性化保險服務,使保險產品在保證保障的基礎上更具有貼合性。此外信用體系的透明化,也會讓每個保險機構更好的了解自身及競爭者的信息,在公開化信息的前提下做出最佳決策,從而促進其創新,提供更多具有差異化的創新產品,豐富保險市場。
其次,法律法規、監管體系趨于完善。目前,我國的互聯網保險的監管不到位,導致規模保費未能延續增勢,未來互聯網保險業的監管將會更加嚴格。對此,一方面要在準入和信用評價上嚴格而量化,另一方面要平衡監管過程的“寬松”與“謹慎”,寬松創新支持,謹慎風險控制。
最后,費率空間得到進一步釋放。代理人在傳統保險營銷體系中的地位和話語權正不斷被弱化,互聯網可以使整個保險價值鏈的成本降低60%以上。未來保險產品多樣化的銷售渠道,將保險產品的銷售環節轉移到網絡上,可能比傳統保險行業營銷方式節省58%至71%的費用,從而使保險行業進一步擺脫傳統營銷體系中代理人制度的束縛和制約,進而極大地減少銷售成本。銷售成本的減少可以讓保險公司讓出部分利潤用于降低各險種的保險費率,從而讓消費者受益,同時也使保險公司在銷售、理賠、管理和產品管理等方面的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首先分析了國內互聯網保險行業的發展環境,在此基礎上對國內當前互聯網保險行業的經營情況進行詳細地分析,并對互聯網財險與人身險各細分領域市場狀況做出具體地描述...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